今年第二季度,中國國際收支經常項目順差,資本和金融項目逆差。這是2012年第三季度以來首次出現逆差,顯示當季中國跨境資金存在流出的壓力。經濟學家與外管局官員均認為與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加大不無關系。
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外管局)昨日公布的初步數據顯示,二季度經常項目順差722億美元,資本和金融項目逆差369億美元。這部分抵消了一季度資本和金融項目項下940億美元的資本流入。
外管局國際收支司司長管濤此前也曾表示,二季度中國跨境資金流動呈現偏流出的壓力。他援引數據稱,二季度銀行結售匯順差環比下降82%,且順差額遠小于943億美元的進出口順差和直接投資凈流入之和。
管濤認為,二季度資金偏流出的變化主要反映出,在國內外存在較多不確定、不穩定因素的情況下,隨著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的增強,境內的企業等機構外匯收支行為發生了一些調整。
管濤預計,下半年中國跨境資金流動還會繼續保持振蕩走勢,出現有進有出的雙向波動會成為一種新常態。
也有經濟學家認為,這一資金流向可能是人民幣匯率波動性增加所致。
凱投宏觀的經濟學家Mark Williams說,今年2月,人民幣貶值改變了以往單向上漲的走勢,中國企業開始逐漸增加在大陸的外匯存款,部分原因在于,隨著人民幣升值預期消失,外匯收入轉換成人民幣的緊迫性已不再那么高。
以下為外管局昨日公布數據全文:
2014年二季度,我國經常項目順差4448億元人民幣,資本和金融項目(含凈誤差與遺漏,下同)逆差2273億元人民幣,國際儲備資產增加2175億元人民幣。
2014年上半年,我國國際收支經常項目順差4879億元人民幣,資本和金融項目順差4973億元人民幣,國際儲備資產增加9852億元人民幣。
按美元計價,2014年二季度,我國經常項目順差722億美元,其中,按照國際收支統計口徑計算(下同),貨物貿易順差1090億美元,服務貿易逆差296億美元,收益順差5億美元,經常轉移逆差76億美元。資本和金融項目逆差369億美元,其中,直接投資凈流入403億美元。國際儲備資產增加353億美元,其中,外匯儲備資產(不含匯率、價格等非交易價值變動影響,下同)增加357億美元,特別提款權及在基金組織的儲備頭寸減少3億美元。
按美元計價,2014年上半年,我國國際收支經常項目順差793億美元,與同期GDP之比為1.8%,其中,貨物貿易順差1494億美元,服務貿易逆差625億美元,收益順差38億美元,經常轉移逆差114億美元。資本和金融項目順差815億美元,其中,直接投資凈流入939億美元。國際儲備資產增加1608億美元,其中,外匯儲備資產增加1615億美元,特別提款權及在基金組織的儲備頭寸減少7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