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來一段時間,中國汽車市場的矛盾就是產能釋放過度和有效需求不足。”近日,在2014年上半年汽車市場形勢及未來發展趨勢論壇上,中國 汽車流通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沈進軍指出,目前汽車經銷商在新車銷售方面基本處于全行業虧損狀態,中國的汽車產業正處于轉型期,開始形成買方市場,從注重數 量向追求質量轉型。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顯示,2014年6月,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58.9%,比5月 上升了9.6個百分點,超過了50%的警戒線水平,創下自預警指數發布以來的新高,這也是今年經銷商連續第三個月庫存超過預警線。另有相關數據顯示,北京 大約有45%的汽車經銷商處于虧損狀態。
沈進軍表示,當前國內汽車經銷商面臨著三大困境,第一,汽車生產的增速高于銷售的增速,造成了嚴重的庫存壓力。第二,渠道建設的速度高于銷售的速度,經銷商盈利水平呈現下降趨勢。第三,目前的市場定價機制有待改善。
沈 進軍指出,由于汽車生產廠家產能嚴重過剩,只能向汽車經銷商壓庫,產能釋放快于需求增長的矛盾進一步加劇,造成汽車經銷商遭遇庫存高企的困境,汽車廠家要 對汽車經銷商的銷售虧損負起責任,一味向經銷商壓庫,只會造成汽車市場的畸形發展。“生產企業要號準市場的脈,適時調整其生產計劃,不要出現大量的產量和 需求不相稱的情況。大量新車壓在了經銷商的庫里,這對經銷商是一種不公平,同時對社會資源是種浪費。”
另外,與新車銷售的“蕭條景象”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014年二手車市場有望實現新跨越。其中,二手車經營服務品牌化趨勢明顯,多種業態融合提速,二手車金融服務成為新的行業熱點,預計二手車全年交易量將突破900萬輛,接近1000萬輛。有業內人士指出,二手車交易將為未來汽車市場產生較強的內生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