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證券報7月22日報道,超強臺風“威馬遜”日前攜狂風暴雨三次登陸我國,引發海南、廣東、廣西等多地洪澇災害,并橫掃我國主要橡膠、甘蔗產區,因市場擔心其產量受損,給橡膠和白糖帶來利好預期。
接受采訪的多位業內人士認為,對橡膠而言,強臺風將導致部分地區停止割膠10天-20天,原料供給下滑,短期或利好膠價,但不會對我國天膠產量產生較大影響;而在國內糖市現貨淡銷以及即將公布的產銷數據利空影響下,臺風的突發事件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鄭糖下跌空間和速率。
天膠減產有限
作為國內橡膠的重要產區,海南省處于南海臺風高發區,每年7-9月常會因臺風侵襲而面臨減產威脅,如2005年的“達維”臺風曾導致海南橡膠開割樹三級以上斷倒率達50.9%,因而市場擔憂此次超強臺風“威馬遜”也會給海南的橡膠樹帶來毀滅性打擊。
不過,海南橡膠主產區主要分布在海南島的南部、中部和西部,而此次臺風波及地區為海南的東北部。且本次“威馬遜”移速較快,滯留島內時間較短,且風眼路徑偏北,波及面主要在東北部的文昌至海口,而這一帶并不是主要的植膠區和橡膠加工廠聚集地。
不過,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相比2005年臺風“達維”給天膠帶來的損害,“威馬遜”的影響相對有限。“預計此次‘威馬遜’不會給今年海南橡膠產量造成重大損害,即使減產,其程度也相對較輕。”中鋼期貨分析師高雪峰告訴記者,“威馬遜”后續登陸的廣東湛江和廣西北海市、防城市等地區橡膠樹確實受到一定損害,但考慮到廣東省和廣西省的天膠產量占比較低,綜合來看,預計“威馬遜”不會對我國天膠產量產生較大影響。
盡管天膠產量并未受到太大波及,但業內人士同時認為,此次臺風對于割膠將產生重要阻礙。據悉,一般臺風造成全省停止割膠的時間為3天-6天,強臺風中心經過的地區停止割膠可能長達10天-20天。而此次臺風不僅僅對海南產區造成影響,目前對云南產區的影響也達到最強,未來一周云南大部分地區將迎來強降雨,對當地割膠進展影響較大。
安信期貨研究員胡華釬認為,當臺風運行路徑基本確定之后,膠市此前過度擔憂的炒作天氣因素的預期基本消除,此前因空頭主動離場而導致膠價連續走強,最近膠價因部分空單的回補而隨之回落。
“總體而言,‘威馬遜’臺風對部分地區橡膠樹造成一定損害,對膠價還是有一些的利多影響,但是在全球天然橡膠供大于求的格局下影響相對有限。”胡華釬說。
高雪峰同時指出,由于我國橡膠主要依靠進口,國內橡膠的產量對價格的影響相對較小,因而臺風對橡膠價格影響較小。目前來看,國內經濟數據的回暖和庫存的季節性下降有望限制橡膠的跌幅,但美國輪胎雙反判決不利我國的概率很大,在供大于需的環境下,一旦美國對我國輪胎征收懲罰性關稅,將對橡膠價格形成較大打壓。
甘蔗或遭受重創
受國外大量進口糖沖擊,國產糖價持續走低,此次超強臺風襲來,甘蔗主產區兩廣地區均將受到較大影響,甘蔗的生長可能遭遇重創,進而將令已進入減產周期的甘蔗產量進一步下滑。
“此次超強臺風襲來,兩廣地區甘蔗的生長可能遭遇重創。”東證期貨分析師方慧玲指出,首先,7月甘蔗處于生長盛期,超強臺風可能造成甘蔗大面積倒伏、折斷;其次,超強臺風過境易造成肥料淋或流失,尚未追施攻莖肥的蔗農施肥將被延誤,蔗葉將被撕破折斷,影響后期生長,臺風過后容易引起病蟲害的傳播,也易招致鼠害,惡化生長環境;最后,臺風將令甘蔗根系受傷,吸收技能衰退。
在中國最大甘蔗生產基地廣西崇左市,數萬畝甘蔗出現倒伏,經初步統計,該市共有甘蔗182萬畝受災、水稻6.3萬畝受災,農業損失大約9000萬元。此外,華南的廣東湛江、陽江等甘蔗主產區都在沿海,加上廣西沿海地區和海南,若此片地區嚴重減產30%,則損失產量預計60-90萬噸。
不過方慧玲指出,6月份最新衛星遙感監測顯示2014年國內甘蔗種植面積并沒有此前預期的下降那么多。預計今年國內糖產量同比下滑3%至1290萬噸,高于此前預期的1200-1250萬噸。若兩廣沿海地區因臺風遭遇嚴重損失,則產量預計在1200-1250萬噸。
方慧玲同時表示,盡管此次超強臺風對進入減產周期的下年度甘蔗及糖的生產形勢不利,對遠月新年度合約將帶來利多影響。但即便兩廣沿海蔗區嚴重減產30%,損失產量預計60-90萬噸,但這足以被高庫存所抵消,下年度供應仍將十分充裕,期價繼續反彈的動力不足,后市回落的風險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