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緊盯美聯儲一舉一動的“無聊日子”應該不會持續太久了。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再宣布幾次“每月100億美元的縮減”,資本市場將迎來美聯儲徹底退出史無前例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這將是美聯儲剩下的所有時間。
到底美聯儲什么時候才會徹底退出QE?《音樂停止之后:金融危機、應對與未來工作》一書作者、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和公共事務學教授ALAN S. BLINDER認為,這或許發生在7月30日前后,當FOMC削減每月購債額度至250億美元時。BLINDER還認為,隨之而來的是美聯儲鷹鴿大戰的卷土重來。因為雙方在逐步縮減上達成了一致,所以眼下,令人心神不安的休戰大行其道。然而表面的和平,不會永遠持續。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將不得不弄清楚如何以及何時從以下兩個主要政策退出:
1. 接近于零的利率
2. 膨脹的資產負債表(據BLINDER推測,在資產購買項目結束時大約為4.5萬億美元)。
那么鷹鴿大戰的戰場在哪呢?Bliner指出了雙方將進行“拉鋸”的三大問題:
1. 結束縮減到退出QE之前,美聯儲應該等待多久?老鷹們將會急著馬上開始,而鴿子則會認為隔開一段距離更謹慎。
2. 利率應該上行多快,上升至多高?就利率的高度而言,雙方可能會同意聯邦基金利率保持在3.5%-4%之間的所謂“正常化”利率。但老鷹們會主張越來越有宜早不宜遲,而鴿子們將希望對方要有耐心。
3. 美聯儲要以多快的速度進行資產負債表“瘦身”?一直都在擔心巨額儲備會造成通脹的老鷹們將希望快速“瘦身”,而鴿子們將會希望謹慎行事。
美聯儲前主席伯南克經常表示,隨著持有債券到期而不做再投資,美聯儲的資產組合可以很快、自然地“瘦身”。但是新主席耶倫尚未發過類似言論。對于伯南克的說法,Blinder一直持懷疑態度。他認為美聯儲將不得不積極地主動出售相關資產,屆時將如同世界末日一般。
當初,美聯儲通過在公開市場上購買巨額的國債、機構債券和貸款抵押債券等實現了資產負債表的擴張。那么將來如果要收縮資產負債表,只能把同樣規模的債券拋回公開市場。
對于美聯儲最終退出QE,Blinder給出了三點看法。
首先,美聯儲退出的起點和步伐很大程度上將由經濟狀況決定。如果經濟轉向繁榮或通脹抬頭,美聯儲將會更快地退出。如果經濟復蘇的不溫不火(例如2.2%的年際增長)而通脹仍然低迷,美聯儲退出將會放緩。盡管美聯儲在最新的預測中,給予了2014年剩下三個季度4.4%的增長,Blinder仍然更請先于后者。
其次,要美聯儲剛好達到2%的通脹率和5.2%-6%之間的失業率是不現實的。耶倫和她的同事組成了一個既聰明又有才的團隊,但他們并不是神,所以不要期待他們不犯錯。美聯儲肯定會犯錯,但是它的任務是在不犯大錯的情況下,將我們帶離現在的一片混亂。
最后,在鷹鴿的激烈爭論之中,美聯儲可能會首鼠兩端。如果向鴿派傾斜,對于收縮資產負債表和加息都太過躊躇,那么通脹率將會升超2%并持續上升。與此同時,人們對于金融市場出現泡沫的擔憂也會增加。正是這類錯誤會激怒鷹派,而眼下似乎也正在上演。
但是如果美聯儲向鷹派傾斜而過快地退出寬松,則可能導致現時仍然匍匐前行的經濟增速再次滑坡。如果是那樣的話,結果可能是失業率升超6%,通脹低于2%甚至繼續下滑。盡管如今這樣的論調很少聽到了,但是投資者應該警鐘長鳴。這是讓鴿派為難的地方。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尤其是在這樣一項巨大而復雜的工程面前,犯錯在所難免。一個愚蠢、無能或過于政治的美聯儲可能會犯下對美國經濟造成巨大損失的錯誤。批評者,尤其是偏右的批評者,總是以這樣的言論抨擊美聯儲。
但是Blinder并不這么看。他認為退出的邏輯已經很清晰了,美聯儲也已經明確地表達了退出策略的關鍵部分。美聯儲既然知道如何擴張資產負債表(通過購買資產,創造新的銀行儲備),就知道如何縮減資產負債表(通過出售資產, 銷去儲備)。美聯儲知道如何降低利率,也會知道如何提高利率。
在退出的長路上,即便是聰明、能干以及(政治取向)中立的美聯儲也會犯錯。但是錯誤應該會相對較小、可控和可改正。Blinder認為當今的美聯儲正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