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證券報》報道,央行行長周小川今天下午在出席一個閉門會議時,回應了近期市場全面的猜測。周小川表示,短期數據還需要觀察,不一定真正說明問題。國務院明確提出,宏觀調控要有定力,不會輕易采取大規模刺激政策。
周小川稱,雖然近期確實出現了一些經濟方面的變化,但得出結論需要慎重一些。有時候短期的數據出來,可能不一定真正說明問題。
今年一季度,中國GDP增速降至7.4%,創下五年新低。有分析人士認為,如果沒有大規模財政和貨幣刺激政策出臺,中國經濟增速可能進一步放緩,甚至低于年初制定的7.5%左右的目標。4月2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提出擴大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實施范圍、加快棚戶區改造、加快鐵路鐵路建設,被不少分析人士稱為“微刺激"。此后,央行是否會放松貨幣政策,備受關注。
國家統計局本周五發布數據顯示,中國4月CPI漲幅為1.8%,創下18個月新低。進一步激發市場人士對央行放松貨幣政策的猜測。 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劉利在評論4月CPI數據時稱,中國央行可以考慮進一步放松貨幣政策。“通縮風險已經攀升,降準可以幫助中國企業降低貸款利率。”
周小川今日表示,從央行來講,逆周期調整始終在進行,這種逆周期調整絕大多數是微調。有可能有些是市場沒有看到的。他稱,微調的調節,有一些是通過宏觀審慎工具,有些是在流動性方面的調節。
周小川解釋說,只有在增大強度的時候,才需要典型的貨幣政策工具、數量型工具。他比喻說,政策工具是以邁臺階的方式在調整。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國務院明確提出,宏觀調控要有定力,不會輕易采取大規模刺激政策。
四月初,國務院李克強總理在海南參加博鰲亞洲論壇時表示,中國不會為經濟一時波動而采取短期的強刺激政策,而是更加注重中長期的健康發展,努力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五月初,李克強在《求是》雜志刊發文表示,如果取短期刺激政策,“今后幾年也可能更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