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務部最近公布了2014年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初步估計值,環比折年率為0.1%,低于市場預期的1.2%,去年四季度的終值為2.6%。我們認為,雖然數值小幅下降,但美國一季度GDP是一次“假摔”而已。
美國一季度GDP假摔
從美國一季度GDP分解看,導致增速低于預期的原因,是低迷的出口和私人部門非居住固定資產投資,私人部門庫存投資一季度的下滑幅度也比上個季度有所擴大。個人消費增速依然強勁,居民消費中燃料消費較強,而外出就餐的消費則明顯下降。政府消費下滑的幅度也顯著收窄。
天氣因素是不可回避的負面因素,GDP數據的疲弱仍然是受天氣因素主導。一方面企業投資相比居民消費涉及戶外操作的較多,另一方面企業會由于天氣導致的員工無法上班或減少工作時長而受到拖累。而從消費內部的結構來看,取暖需求導致的燃料消費上升以及暴風雪天氣導致的外出就餐減少,也指向了天氣在某種程度上對消費的抑制。
數據指向企業投資只是階段性下降。一方面,美國產業結構的調整已經逐步從宏觀數據可見一斑。另一方面耐用品訂單、工商業貸款和企業活躍度均指向企業投資意愿較強。因此,隨著天氣的負面因素消失,企業投資已經在開始回升。
4月數據春暖花開
4月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制造業采購經理指(PMI)和非農就業等數據已經顯示出明顯的反彈,隨著氣溫的回升,美國經濟也開始逐步升溫。
制造業PMI超預期回升。4月ISM制造業PMI指數為54.9,高于預期值54.3及上月值53.7,是連續四個月回升。其中回升幅度最大的是就業指數,較上月回升3.6個百分點,其次是進口指數,較上月回升3.6個點;物價指數級訂單庫存指數較上月回落,回落幅度分別為2.5和2個百分點。分項看,就業和庫存是推升PMI上升的主要因素。新訂單維持3月不變但出口訂單出現上升,雖然生產和積壓訂單均出現小幅下滑,庫存增加并非被動,同時企業主動擴張就業意味著企業對未來生產和訂單的預期仍然向好。
非農就業超預期反彈。4月非農就業增長28.8萬人,遠超市場預期的21.8萬人,創2012年以來最大增幅;同時3月數據也從19.2萬人上修至20.3萬人。就業數據至少表明了三點。
第一,天氣的負面因素已然消失。制造企業的工人勞動時間在經歷了下降之后出現回升,意味著更多的人重返工作崗位或是從每周工作1-34個小時等兼職狀態回到了34小時以上的全職狀態。同時,與戶外操作相關的采礦和建筑等回升的速度領先其他行業。
第二,美國經濟基本面的內生動力不弱。在經歷了三個月的寒冷天氣之后,除了公用事業和信息傳媒行業就業出現下降,其他行業均出現了顯著的增長,私人服務業總的就業人數增加了27.3萬人。說明此前勞動力市場的萎靡更多在于供給端而非需求端。
第三,財政減支對經濟的約束正在下降。政府部門的就業自2013年以來首次出現連續3個月的上升,而一季度GDP中聯邦政府的開支也出現了增長。
失業率和就業
長期關系變化中
4月就業報告體現了企業調查和家庭調查之間就業增長的背離。基于企業調查的4月非農就業增長28.8萬人,遠超市場預期的21.8萬人,創2012年以來最大增幅。而基于家庭調查的失業率的下降基本來自于勞動參與率下降的貢獻,其調查的總就業人數反而略有減少。兩組調查存在一定程度的背離。
從短期角度看,這種背離有統計上的因素,也有一些假期和天氣導致的額外臨時工需求的影響。數據指向基于家庭調查的就業下降,主要集中在兼職人數的下降,全職人數反而出現上升。這一點與年輕高中生勞動參與率在去年12月、今年1月上升而4月下降的數據呈現一定程度的吻合。由于去年12月、今年1月正處放假,且需要招募一些清除積雪等的臨時員工,因此導致了勞動參與率的波動。
從長期角度看,失業率和就業之間的長期關系正在發生變化。對于就業和失業率之間的變化,失業率的下降主要受到勞動人口下降影響。不管是結構性失業導致的或是長期人口老齡化導致的勞動力在危機后趨勢性的下降都會導致失業率和就業之間的長期關系開始發生變化。實際上勞動力的下降導致單位就業對失業率的影響發生了變化,即GDP每創造一個就業會使失業率下降的速度更快。這也是為什么基于家庭調查的就業人數即使出現下降,整體失業率仍然大幅下降的原因。
QE5月再減100億美元
通脹成聯儲政策核心變量
面對持續改善的經濟狀況和就業,聯儲維持政策節奏。美聯儲4月29-30日FOMC(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會議聲明宣布,從5月開始,縮減每月購債規模100億美元至450億美元,每月買200億美元MBS(抵押支持債券)和250億美元國債,與市場預期相符。同時聲明宣布將維持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在0-0.25%不變,符合預期。
從經濟評述的部分來看,聯儲對經濟的預期正在改善,聯儲認為在嚴寒天氣導致的經濟活動大幅萎縮之后,近期經濟的熱度正在逐漸回升。因此,基于聯儲對經濟看法的改善和近期數據的回升,我們預期聯儲在未來數月將繼續延續每次會議削減100億的規模和節奏不變。
失業率和增長關系的變化,使通脹成為追蹤聯儲政策的重要指標。不過,由于美國商業銀行超儲量巨大,意味著聯儲需要先動用數量型工具縮表利率政策才能見效,如果從先縮表再加息這個角度來看,那聯儲加息時點可能會相對靠后。其次,由于老齡化導致的潛在增速下降以及結構性失業的問題,經濟增長和勞動力市場之間存在脫鉤,因此聯儲也逐步淡化失業率與加息時點之間的關系。而在通脹持續低于聯儲政策目標之后,逐漸淡出大家視野時,我們認為,特別是核心通脹應是今年需要關注的指標,需要重點關注6月、9月、12月聯儲會議對通脹的預測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