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nRex據新加坡5月9日消息,亞洲官員及貿易商稱,全球頭號橡膠出產地區沒有足夠的資金來進行市場干預,以抑制橡膠價格下跌。橡膠期貨價格已跌至數年低點。東京期膠年內下跌逾25%,目前在逾四年低點附近徘徊;而新加坡商品交易所(SICOM)的實貨價格挫跌至近五年低點。
頭號消費國中國的經濟前景黯淡,且全球橡膠庫存上升,打擊市場信心。而主產國泰國宣布該國政府計劃銷售20萬噸國儲橡膠。
國際橡膠聯盟(IRCo)因缺乏資金及政治因素而無所作為。該組織成員國為泰國、印尼及馬來西亞,這三大產膠國占全球天膠總產量的逾70%。
馬來西亞政府一消息人士稱,沒有太多選擇。三國必須向IRCo注資來進行庫存管理。花費將高達幾十億,這在當下是不可行的。泰國目前是看守政府,而印尼處于大選中。我認為目前不會有任何舉措。這兩國是發號施令的角色。
印尼官員建議泰國應主導相關提議,但看守內閣總理英拉遭憲法法院解職,令該國長達六個月的政治亂局進一步惡化。
“我不是在指責泰國,但它是最大的產膠國。資金成為問題,因為泰國不能在過渡政府治下作出承諾,”印尼貿易部長Muhammad Lutfi表示。
印尼周五建議IRCo應該擴大其成員數量,將越南、柬埔寨、老撾、緬甸等其他產膠國納入麾下。該組織能夠采取的措施包括限制出口、膠農減少割膠量,或者收購橡膠后在晚些時候出售。
貿易商稱,成員國之間缺乏信任,加之資金不足,令IRCo受挫。該組織有關在當前價位限制銷售的最新要求也未被理會。
三大主產國最近一次聯手行動是在2012-13年,當時他們同意削減30萬噸出口,以支撐疲弱的橡膠價格。這一數量占2012年全球橡膠總產量的3%。不過,干預措施僅短暫支撐了價格,印尼公開呼吁停止協議。但目前情況更加嚴重。
根據國際橡膠研究組織(International Rubber Study Group)數據,2014年末全球天膠庫存預計上升約10%至321萬噸,約為全球總產量的27%。
天然橡膠生產國協會(ANRPC)預估三大產膠國的庫存料約為71.5萬噸。
“唯一能夠阻止價格下跌的是全球庫存耗盡,且需求開始超過供應,”新加坡一經銷商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