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全球大宗商品市場可用一個詞形容:“驚心動魄”。從周一時的全線大漲,到周二的集體“跳水”,從周五的漲跌互現,再到本周一的大幅殺跌,市場振蕩明顯加劇。短期來看,不管是俄烏持續僵局以及制裁落實都會對商品市場形成沖擊,一旦局勢升級,國際游資將繼續涌入黃金等避險資產,并推升糧食和原油價格。但從長期來看,烏克蘭局勢發展對全球經濟復蘇和區域間貿易的影響,更多是區域性和局部性的,因此,對避險資產的支撐或難持久。相比之下,全球經濟復蘇動能趨弱與美元趨勢性走強均對大宗商品價格形成遏制。長期而言,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市場仍將維持熊市格局。
近來,面積不足2.6萬平方公里,人口僅有250萬的克里米亞半島已在全球市場激起千層浪,戰局的演變已蓋過經濟數據密集出爐的影響力,其中,該地區局勢對原油和黃金價格的影響尤為明顯。
上周一,俄羅斯總統普京派軍隊加強對克里米亞地區的控制,美國及其歐洲盟友隨即威脅稱,將對俄羅斯發起經濟制裁,對此,俄總統普京則以切斷從烏克蘭通向西歐的輸油管道,予以堅決回擊。一時間,俄羅斯與西方關系降至冰點。鑒于俄羅斯在全球能源市場中的重要地位,地緣政治風險上升“點燃”了油價。當日,美原油期貨和布倫特原油期貨分別大漲2.3%和2.1%。與此同時,國際金價也在避險情緒的支撐下一路高歌猛進,并在上周一盤中突破4個月以來的最高點,每盎司1354美元。
不過,隨著烏克蘭局勢在周二出現明顯緩和,紐約商品交易所原油在周一創下105美元的近期新高之后,連續兩個交易日回調,出現年初以來最大的下跌走勢。到周五,由于因美國2月份非農數據意外優于預期,暗示美國經濟復蘇前景向好,提振全球最大原油消費國的需求,同時烏克蘭與俄羅斯之間的緊張局勢再度升級,國際油價止跌回升,日漲逾1%。黃金價格則在周五意外遭遇“跳水”,收跌1%。但整體來看,從今年年初開始,受地緣政治局勢緊張的影響,原油已經實現了近兩個月的上漲,目前在100.04美元的支撐位和105美元的阻力位之間窄幅波動。國際金價也累計上漲了14%,已實現五周連漲。
與原油、黃金市場的寬幅振蕩相比,全球農產品(000061,股吧)市場則持續上漲,呈現出極強的趨勢性特征。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3月6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巴西等地相繼出現的極端天氣及烏克蘭危機引發全球市場波動,導致今年2月份全球糧食價格上調2.6%,為2012年以來最高漲幅。其中,2月份的糧食價格指數平均為208.1,較1月份微幅修正后的202.9高出5.2點。漲幅最大的分別為糖和油,漲幅分別為6.2%和4.9%。糧農組織高級經濟學家阿巴希安說,南半球及美國部分地區的惡劣天氣是導致全球糧食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而眼下,烏克蘭危機也將引發投資者對糧食供應縮減的擔憂,可能會對3月份的糧食價格造成沖擊。
眼下,盡管烏克蘭局勢仍然處于戰事激變期,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引起市場軒然大波,但從目前形勢判斷,戰局并不具備惡化條件,對市場沖擊料難持久。首先,俄羅斯已保持了一定程度的克制。其次,鑒于對俄羅斯、烏克蘭能源經濟依賴程度較高,歐盟并不希望爆發武裝沖突,更何況美國在與歐盟協調步調之前,不可能單獨采取行動打破目前的平衡。按照大多數人的預測,西方國家或將通過外交和經濟制裁手段,積極推動政治談判,避免采取軍事干預。當然,俄烏僵局還將持續一段時間,在此期間,大宗商品價格將繼續上漲,主要集中在鐵礦石、原油、天然氣、小麥和玉米等價格上。
但就長期而言,熊市命運依然無法打破。通常情況下,大宗商品走勢由兩大屬性決定,一個是與美元匯率反向相關的金融屬性,一個是與經濟基本面和供需緊密相關的商品屬性。遺憾的是,兩大屬性均不支持商品價格回升。長期以來,大宗商品市場面臨的最大挑戰是疲軟的全球經濟增長。進入2014年,受利好數據和樂觀經濟預期的提振,經濟基本面好轉直接帶動需求面回暖,開局喜人,但復蘇動能仍不夠強勁。特別是新興經濟體增長普遍放緩,由于長期以來大宗商品需求主要來源于新興市場,經濟下行引發的需求不振直接影響到國際市場上農產品和工業金屬價格。不僅如此,美國經濟持續向好意味著美聯儲將堅定推進QE退出計劃,伴隨美元強勢回歸,大宗商品市場很難逆勢而行,首當其沖的便是貴金屬板塊。最新消息稱,鑒于美國QE退出計劃將對黃金價格造成沖擊,摩根士丹利本周一已將2014年黃金均價預期下調了11.6%至1160美元/盎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