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央行宣布,從3月1日起放開中國(上海)自貿區小額外幣存款利率上限。上限放開后,自貿試驗區將在全國率先實現外幣存款利率的完全市場化,在負債產品市場化定價行先走一步。 “這是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重要一步,自貿試驗區的先行先試,將為在全國推進這項改革積累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在利率市場化方面,自貿區改革還有很大的空間,關鍵看第一步。 ”央行上海分行行長張新昨天表示。
區內外幣存款利率銀行定
外幣利率市場化是自貿區存款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在年前公布的央行“金融改革30條”中第五部分第20條“穩步推動利率市場化”,就明確提出“在條件成熟時,放開區內一般小額外幣存款利率上限”。細則將放開300萬美元以下外幣存款利率上限。
“從3月1日開始,銀行可以自主決定自貿區分行外幣存款利率。”中國銀行(601988,股吧)一與會人士透露,屆時各家銀行自貿區內小額外幣存款利率一定會有所上浮,而且未來還有眾多產品可以推出。銀行可能針對不同期限,不同額度的存款給予不同利率,以吸引客戶。“短期來看,大銀行利率可能比較穩定,小銀行可能比較激進,但長期來看,銀行有可能在外幣存款方面展開價格戰。”該人士表示。
現行小額外幣存款利率水平為央行2005年發布的,包括美元、歐元、日元、港元四個幣種,以活期為例,利率上限分別是 1.150%、0.100%、0.0001%、1.000%。不過,目前中外資行的外幣存款利率定價普遍未達上限。
外幣存款或享受更高利率
目前在中國境內,多數銀行的存款利率并沒有用足上限,各家銀行的外幣存款利率差距也較大。例如,南洋商業銀行的美元活期存款利率為0.10%,一年期存款利率為1.3%,而匯豐銀行的美元活期存款利率僅為0.05%,而一年期存款利率也僅為0.95%。中資銀行相較而言更低,比如中國銀行目前的一年期美元存款利率僅為0.75%。
那上海自貿區“松綁”小額外幣存款利率上限,是否意味著試驗區內的外幣存款可以享受更高的利率呢?
比利時聯合銀行上海分行環球金融市場部總經理周力認為,自貿區內主要還是出口型的貿易經濟,所以市場對外幣的需求還是很大的,有需求的話,價格就自然容易水漲船高。
浦發銀行上海分行行長、自貿區分行行長王新浩指出,小額外幣存款利率的放開,降低了準入門檻,將更有助于激發客戶在資金管理、利率管理方面的需求。現階段,我們的判斷是小額外幣存款利率會小幅上揚。
“區內居民”享存款自主定價
細則規定,在自貿區放開小額外幣存款利率上限,是指對自貿試驗區居民放開小額外幣存款利率上限,上海地區金融機構對區內居民放開小額外幣存款利率上限,上海地區金融機構對區內居民小額外幣存貸款自主定價。
在這個定義中,最重要的細節是“區內居民”,自貿區管委會對此的界定是包括在試驗區內依法設立的中外資企事業法人(含金融機構)、在試驗區內注冊登記但未取得法人資格的組織、其他組織、境外法人機構駐試驗區內的機構以及在試驗區內就業一年以上的境內個人。
據央行上海分行透露,目前自貿區內外幣存款余額為48億美元,其中小額外幣存款余額為12億美元。“從整體來看,自貿區內外幣存款規模不大,這也是央行率先選擇自貿區開放這項業務的著眼點。”中國銀行有關人士表示。
存款搬家情況將密切監控
自貿區內外幣存款利率高,區外低,自然形成利率差,這是否會引發大量外幣存款搬家,或者引起其他套利行為嗎?在昨天的新聞發布會上,央行反復強調風險控制。
“政策實施后,上海總部將密切關注區內外的外幣利率變化和外幣資金流動,提高監測的頻度和時效性,對異常波動及時進行窗口指導;對出現違規行為的金融機構,將嚴格按照有關政策規定,采取臨時性限制措施。”央行上海分行透露,已要求金融機構嚴格區分外幣開戶對象,防范外幣資金在區內外流動套利;科學合理定價,加強外幣流動性風險管理,避免外幣利率劇烈波動,避免外幣存款大范圍搬家。
為了避免可能出現的風險,在央行的牽頭下,涉及該項業務的自貿區銀行都簽署一份行業自律協議,該協議共六條,主要就是防止利率大幅波動和套利。而配合公約,相關銀行還將每周定期開會,溝通業務情況,為自貿區內分行外幣利率定價做準備。“除一些個人將區外的外幣搬入區內,利用親朋好友的賬戶獲取較高利率外,我們認為資金在區內外流動的整體風險并不大,大規模存款搬家和套利的空間不大。”中國銀行相關人士表示。
“與國外存款利率相比,無論自貿區內還是區外,外幣存款利率普遍較高,那么就可能出現從國外借款,到國內存款的套利行為,所以關鍵在于自貿區內銀行賬戶與境外賬戶的關系。”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表示,如何防范風險還要看自貿區進一步的政策落地情況。
從長遠來看,利率市場化必然會抹平國內外資本市場上的利差,使投機資本沒有漁利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