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胎產業的蓬勃發展,帶動了相關上游產業的跟進,據輪胎世界網了解,國內多家企業目前準備新建或擴建丁基橡膠(IIR)生產裝置。作為輪胎生產所必須的原材料,丁基橡膠產業發展在中國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近年來,中國丁基橡膠的市場需求量逐年遞增:2003年的總需求量為10萬噸/年(其中輪胎方面的消費量約占總消費量的84%,醫藥瓶塞的消費量約占總消費量的11%,其他方面的消費量約占總消費量的5%),2009年總需求量接近26萬噸,2012年則接近30萬噸左右。
中國上世紀尚無丁基橡膠生產企業,國內市場完全依賴進口。2000年之后,北京燕山石化、浙江信匯等企業陸續投產了相關裝置,并且開始相關產品的市場銷售工作,但其目前所占市場份額有限。2012年,中國的丁基橡膠自給率僅為27.5%。
國內企業現多以生產普通丁基橡膠為主,幾乎沒有技術先進的鹵化丁基橡膠,因此在高端技術方面與國外同行依然存在較大差距,實際上,國外目前也只有少數幾家企業具備成熟的鹵化丁基橡膠生產技術,而且保密程度非常高。國內企業要想生產出合格的高端產品,只能依靠自主研發。
據分析,國外高端產品的生產技術已經成熟,產品質量穩定,下游企業對國外產品的認可度高,短時間內不愿冒險試用新產品。而中國本土企業產品進入市場時間較短,缺乏成熟的市場銷售渠道和售后服務體系,在對銷售渠道的拓展以及下游企業的技術支持等方面,難以達到國外同行的高度。
有關專家認為,國外產品長期引領市場話語權,使得國內丁基橡膠產業短時間難以形成規模化,而且隨著一系列項目陸續投產,國內的普通丁基橡膠企業將展開激烈競爭。因此,骨干企業的自主研發應從鹵化丁基橡膠技術入手,提早切入高端化市場,以避免產品低端化和同質化,避開惡性競爭的泥淖。
有關人士的看法是,要走高端化之路,國內企業必須進一步完善生產技術,優化生產工藝,提高自身的生產技術和產品質量,并不斷努力拓寬銷售渠道,擴大市場占有率,從而提高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