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研究顯示越來越多的美國家庭不再購買汽車,美國的機動車保有量開始呈下降趨勢。
汽車曾是二戰之后美國的象征之一,那時的美國人竭盡所能購買一輛汽車,然后把家安在郊區再開車去上班。然而來自密歇根大學運輸研究所的一項新研究表明,美國的汽車消費量或許已經達到了頂峰并開始下降。
該研究著眼于從2005年到2012年全美國不再保有汽車的家庭比例,以及2007年到2012年間美國最大的30座城市中不再保有汽車的家庭比例。2007年,8.7%的美國家庭沒有汽車,2012年這一比例上升到了9.2%。但是在大城市中,這一比例要高得多,從2007年到2012年,參與研究的30座最大的城市中有21座城市的汽車保有量下降,其中最大的6座城市中沒有汽車的家庭比例超過30%,而紐約市的這一比例最高,達到56.5%。
這項研究的結果表明路上的汽車數量會減少,交通會更加暢通,這對于需要開車通勤的人而言是個好消息,那些汽車發燒友們也會有更多的空閑路段來享受飆車的樂趣。然而這項研究結果對汽車制造商們來說是個災難,意味著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他們必須付出更多的努力來爭取縮小中的客戶群體。
點評:沒人懷疑美國人對汽車的狂熱愛好,只是現在的美國汽車市場或許已經達到了某種保和和穩定的狀態,而這勢必會逼迫那些汽車制造商們將更多精力放在其他市場上。因此國內的汽車制造商或許要面對更加嚴峻的競爭形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