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參考報》記者日前從權威人士處獲悉,國家發改委相關部門將于本月中下旬出臺《境外投資項目核準和備案辦法》(《辦法》,業內稱為新21號令),核心內容在于大幅下放對境外投資的審批權限,建立以備案制為主的境外投資管理體制。
該《辦法》的修訂出臺正是為了落實國務院于去年12月初發布的《國務院關于發布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2013年本)的通知》(以下簡稱《目錄》)的要求。
按照此前國務院《目錄》的要求,今后:
中方投資10億美元及以上項目,涉及敏感國家和地區、敏感行業的項目,由國務院投資主管部門核準;
投資額在10億美元以下、3億美元及以上項目,則只需要報國務院投資主管部門備案;
不涉及敏感國家和地區、敏感行業的、3億美元以下的境外投資項目,由地方發展改革委辦理備案。
另據《經濟參考報》了解,日前,發改委已內部下發新21號令修訂出臺前境外投資項目辦理有關事項的通知,作為新21號令出臺前的過渡。
根據該通知,
發改委將僅受理應由國家發展改革委辦理核準或者備案的境外投資項目,以及地方企業實施的中方投資額3億美元及以上境外競標、收購類項目的信息報告。
同時,取消對省級發展改革委核準地方企業境外投資大型項目的登記。
去年12月,商務部部長高虎城透露,商務部正在積極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個人境外投資備案制。這顯示自上海自貿區放開管制后,個人境外投資有望進一步開閘。
目前中國對個人境外投資嚴格管理。國家外匯管理局規定,中國居民每人每年換匯額度最多5萬美元,且個人不允許直接投資境外資本市場。
高虎城同時表示,預計今年中國進出口額將首次超過4萬億美元,同比增長7%以上。
而今年官方的同比增長目標為8%。繼去年之后,中國可能又一次無法達到年初確定的進出口增長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