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理財周報聯合新華信國際信息咨詢(北京)有限公司共同發布了“2013中國汽車信貸消費調研報告”。報告顯示,74.5%被訪者認可貸款購車這種消費方式,而70、80后被訪者對貸款購車認可的比例更高。
中國汽車信貸消費市場調查活動是理財周報發起的中國汽車金融“金引擎”促進計劃的系列活動之一,今年已是第四屆,調查通過了解和分析不同地區、 不同年齡、不同職業的人群對汽車信貸消費的看法,以及他們在進行汽車信貸消費時所體現的某些共性和特性,旨在為汽車廠家、金融機構制作更加合理的金融政策 提供有力的市場依據。
70、80后被訪者對貸款購車認可的比例高
調查結構顯示,貸款購車的接受度達到74.5%,近八成被訪者認可貸款購車這種消費方式,認為貸款購車可以緩解現金流壓力,解決汽車需求。 14.7%的被訪者認為貸款購車不可取,其中,有還款壓力為主要原因。但被進一步問及實際購車資金來源時,實際會使用貸款方式購車的比例僅為26.1%, 可以看出,目前貸款購車的接受度很高,但實際的貸款滲透率并不高。
對貸款購車的接受度,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降低,相對60后70、80后被訪者對貸款購車認可的比例更高,80后接受度最高。同時,對貸款購車的接 受度城鄉差別較大,城市之間差別不大。一、二、三線城市被訪者對貸款購車更加認可,經濟欠發達的城鎮鄉村地區對貸款購車的認可度最低。
另外,貸款購車的接受度跟收入的關系呈拋物線狀,兩端低中間高,低收入接受度最低;從職業來看,個體老板和公司職員的接受度最高,農民、工人的接受度顯著低于其他職業。
車貸產品對車輛銷售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被訪者選擇貸款購車的原因調查結果顯示,半數被訪者貸款購車是為了節省資金用于其他投資。半數被訪者貸款購車是為了節省資金用于其他投資,此 外,現有購車資金不足也是被訪者貸款購車的主要原因。資金充裕沒必要貸款、要還利息不值得和不接受貸款消費這種方式為被訪者不接受貸款的三大原因,此外辦 理手續太繁瑣也影響了一部分被訪者,特別是高收入被訪者貸款購車的意愿。
調查還顯示,若所選車型不提供貸款服務,34.6%的被訪者可能推遲購買時間,31.6%的被訪者會選擇其他可以貸款的車輛,有23.2%的被 訪者會籌集資金仍按原計劃車型購買。對于一款車型來說,大部分消費者會受不提供車貸產品的影響而產生分流,也就是說,車貸產品對車輛銷售有一定的促進作 用。分年齡段看,60后最執著,推遲購車時間、籌款也要買目標車型,而80后則會跟隨貸款轉移目標車型;從地區來看,一線城市最執著,三線城市跟隨貸款轉 移目標車型比例高。
從了解汽車信貸的信息渠道方面來看,銷售人員的介紹和金融機構官網是了解車貸信息主要渠道。被訪者了解汽車信貸信息的主要渠道為銷售人員的介紹 和金融機構官方網站。在申請貸款時,31.7%的被訪者最看重家人及親朋好友的意見,31.5%的被訪者完全由自己決定,此外,汽車經銷商金融顧問和銀行 汽車金融顧問的意見也比較被看重。在促銷活動方面,零利率零手續費是最吸引被訪者的方式,這一比例達到71.8%。
選擇車貸產品時最看重利率
被訪者選擇車貸產品時最看重的因素是信貸利率,占比高達73.8%,此外,首付比例(45.9%)、每月還款額(39.3%)、貸款年限 (37.6%)及手續簡便(33.4%)也是被訪者看重的因素。從不同年齡段來看,60后在貸款購車時考慮的較為全面,70、80后更關注信貸利率;分城 市來看,三線城市最關心利率,首付比例方面一線城市更為關心;中等收入更關心貸款利率,高收入對手續簡便性要求高;公司職員對利率更為關心,個體老板對首 付比例的關注顯著高于其他職業人群。
選擇車貸產品最看重因素
最吸引消費者的促銷活動
從被訪者貸款機構的選擇方面來看,調查結果顯示銀行為被訪者貸款機構的首選,這一比例達到34.6%。首付比例選擇上,39.6%的被訪者選擇 三至五成,34.6%的被訪者選擇二至三成;還款期限方面,半數被訪者選2-3年期貸款;月還款占家庭收入比例的選項上,近七成被訪者選擇 11%-30%;服務方面,多數被訪者能接受貸款金額1%以內的服務費。
近幾年,我國汽車消費已走進尋常百姓家,這為汽車貸款提供了廣泛基礎,同時,居民消費習慣正在發生變化,提前消費逐漸成為年輕人的生活方式,車貸正在成為房貸以后新的個人消費信貸重點。可以預見,我國汽車信貸市場發展空間巨大,發展汽車信貸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
我國汽車信貸正處于發展階段,消費者對汽車信貸消費的接受度很高,但最終轉化為貸款購車的比例卻并不高,企業應關注其中原因,包括合理調低利 率、手續費、簡化辦理手續等都是企業需改善的方面。同時,豐富信貸產品提供更多的信貸服務并注重產品推廣與營銷也將幫助企業強化自身的金融業務,在這一汽 車后市場提前占領市場份額,掌握更多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