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消息,“2014雙錢橡膠沙龍”日前在滬舉行,來自橡膠產業、期貨行業的專家、業者聚集一堂,對2013年橡膠市場的運行作了分析總結,并對即將到來的2014年作了預測和展望。
上海期貨交易所副總裁褚玦海、雙錢集團黨委書記儲征宇等出席會議并致辭。會議由雙錢集團供應部總監劉泳松主持。
【輪胎微增長成常態,天膠難改供給過?!?/strong>
會上,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董事總經理婁剛關于《全球和中國經濟展望》的演講,拉開了當日沙龍會議的序幕。他對美國、歐洲、中國等全球重要經濟體的運行現狀和前景作了分析,為沙龍后續對橡膠市場的討論鋪開了宏觀背景。
隨后,雙錢集團總經理章萬友對當前輪胎行業的運行態勢進行了分析,并對未來發展趨勢進行了預測。他指出,受競爭加劇、產能過剩、增速放緩等因素影響,我國輪胎行業正面臨常態化的微增長。
海南天然橡膠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李巖峰也從產業的角度,對天然橡膠的供需狀況和前景進行了解讀。他預計,2013至2015年,天膠產量將分別過剩約22萬噸、53噸、93萬噸。至2020年,我國天然橡膠年生產和自控資源量將達到320萬噸,最終可達400萬噸。三至五年內,供大于求導致的價格弱勢將會一直存在。
【關注收儲問題,影響價格幾何】
對于近日市場熱炒的收儲話題,日本崗地株式會社大中華區總裁唐立志表示,最新的收儲僅限煙片膠,對市場的利多有限。但未來若購買泰國膠,會帶來“空國內、買國外”跨市套利機會;而若收儲國產膠,則正好相反。但他強調,收儲本身不一定會改變當前膠價的頹勢。
參與此次沙龍的有海南橡膠、云南農墾、中化國際等與收儲密切相關的企業代表。不過對于收儲問題,他們的表態基本一致-紛紛表示“不知道”、“不了解”、“不一定”,都不敢對此作過多的解讀。
對于收儲問題,與會人士則表達的不同的觀點。有人認為,只要收儲沒有最后落定,市場對此就存在炒作的可能;亦有人表示,國儲后續再收20萬噸的可能性不大,10萬噸已經夠多了;甚至也有觀點稱,不相信國儲還會再收儲。
【多空觀點對弈,節前或小反彈】
除了產業的代表,諸多資深橡膠期貨從業人士也參與了此次沙龍。前程供應鏈投資有限公司衍生品部總經理張兵在會上對天膠行情作了分析。他認為,滬膠期貨短期偏多,未來可能會迎來一波小周期的反彈,欲抑先揚。
“震蕩盤底已太久,有望展開新周期”是上海詩董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李世強對2014年膠價作出的整體判斷。他生動地結合了視頻等形式,回顧了2013年橡膠行業的走勢,并對膠價未來的走向進行了展望。李世強預計,后市人民幣膠的價格將回歸“2”字頭,而美金膠則有望回歸“3”字頭。
資深橡膠投資人士黃長生對膠價后市的預期亦偏多。他認為,膠價已經經歷了三年熊市,但并不意味著熊市里就沒有反彈。
不過,并非所有與會人士都對膠價后市持有偏多的觀點。滬巨聯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沈偉認為,當前膠價已經涵蓋對收儲的預期。如果國儲不收,膠價下跌至15000元都有可能;而如果只收10萬噸,可能膠價20000元都上不去。他指出,對流動性離開商品也要引起重視,這或將對膠價產生一定影響。此外,泰國大水對原料的影響并不大。
亦有觀點指出,期貨價格中已包含了收儲紅利的升水和經濟弱復蘇的升水,因此帶來了投資的機會。但是經濟弱復蘇是否能持續尚待評估。收儲帶來的價格波動,在上周五盤中也已釋放得差不多了。在補庫存、穩增長等的邊際效應達到其邊緣時,便不能再以成本來考量價格了。
東證期貨北京研投中心總監閆新兵則表示,建議在分析膠價時分周期判斷。他指出,年前的情況是收儲尚不確定,倉單量較重,處于季節性上漲的時期,他預計這一時期,價格將出現小幅反彈,但空間很窄。
而進入2014年,閆新兵表示,橡膠供過于求的大格局仍存,大宗商品更多的是“L”型之后的低位震蕩,弱基本面的商品價格可能還會向下。他預計,橡膠明年上半年或不樂觀,但預計下半年會有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