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貿易組織(WTO)的多方談判者們有望很快達成十多年來首份全球貿易協定,這將標志著該組織一次難得的成功。2003年9月在墨西哥坎昆舉行的世貿組織部長級會議上,由于各成員在農業等問題上沒有達成一致,會議無果而終,“多哈回合”談判陷入僵局。
WTO在推動全球貿易協定上的無力感,已日益威脅到它的重要性。因此盡管談判非常艱難,參與談判過程的官員們認為,目前的協議不論從其本身內容來看,還是從其確保WTO在國際貿易格局中的地位上看,都非常重要。
該協議的三大支柱(減少邊境官僚壁壘、一系列農業問題以及若干與發展相關的問題)兩年前取自更廣泛的多哈議程,要求較多哈有所弱化,但各方認為已達到“可執行”的程度。美國與中國和印度等強大發展中國家克服了農業方面的分歧,使得日內瓦的談判者們能夠對協議做最后一輪修訂。該協議將施加有法律約束力的要求,減少官僚程序,讓商品在全球各地更易過境。分析認為,這可能會讓超過每年18萬億美元的全球貿易額增加大約1萬億美元。
預計WTO新任總干事羅伯托·阿澤維多會在上周日或者周一的一次會議上向WTO最高機構—總理事會遞交協議的終稿。協議簽署之后,將會成為阿澤維多的一項勝利。他在9月上任的時候曾警示,如果在巴厘島無法形成任何實質性成果,WTO就會被邊緣化。WTO159個成員國貿易部長們下月將在巴厘島開會期間簽署協議。日內瓦的一位高級貿易官員說:“他們已經跨過了門檻。”北京商報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