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受到寬松監管的非銀行信貸機構已成為美聯儲超低利率政策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從金融危機最嚴重時期至今,有三類非銀行信貸機構的資產規模升幅已接近60%。這類信貸機構被普遍看做是“影子銀行”體系的一部分,隨著投資者強烈要求從風險更大的貸款項目中得到更高回報率,這類機構的業務規模迅速擴張。
監管者們擔心,此類信貸機構可能過度借款,或者上馬風險越來越大的貸款項目,以利用利率水平處于歷史低點、市場情緒高漲以及傳統銀行為了應對更嚴格的監管要求而從某些領域退出的機遇。
據SNL Financial為英國《金融時報》整理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美國商業開發公司、特種金融公司以及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的資產規模達到了1.22萬億美元,遠高于2008年的7790億美元。
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的快速發展已經吸引了美國監管當局的注意。這類機構在短期金融市場中借入資金,然后對抵押貸款債券等期限較長的資產進行投資,同時獲得稅收優惠。
紐約聯儲銀行調查了今年美國銀行業對此類投資工具的風險敞口,有人擔心利率水平快速上升可能導致此類資產遭到拋售,進而對規模較大的銀行業機構構成影響。里士滿聯邦儲備銀行上周表示,雖然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蓬勃發展”,其對整個金融系統可能構成的風險仍不明朗。
報道稱,商業開發公司向處于中間市場的公司提供資金和貸款,它們使用了一種和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類似的稅收優惠結構。盡管商業開發公司的杠桿水平是有法定上限的,但這類機構近年也快速增長,導致競爭愈發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