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1月1日,汽車行業80余家上市公司第三季度財報幾乎塵埃落定。盤點其中10余家整車企業可以發現,前三季度乘用車整車企業中,大部分車企的業績都可圈可點,呈現穩增趨勢。數據較為刺眼得是:一汽夏利第三季度營業收同比去年下滑了27%,東風汽車下滑了10%。
銀河證券汽車行業研究員鄧學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從財報來看,三季度大部分車企都延續了增長趨勢,其中廣汽集團、長安汽車等企業亮點頻出;此外,由于日 系車的逐步復蘇甚至出現反轉跡象,廣汽集團的業績也穩步提升,市場份額進一步擴大。此外,新能源車的政策東風加快了相關車企推廣新產品的步伐,市場前景可期。
日系的復蘇:反轉趨勢明顯
去年9月份,受釣魚島爭端沖擊,國內日系乘用車銷量同比下跌40%以上,幾乎跌至谷底。而日系車企公布的今年9月產銷量顯示,同比和環比都反彈明顯。
豐田汽車今年9月在中國市場銷售了72100 輛汽車,而去年9月僅為44100輛,同比增幅高達63.5%。本田中國宣布,2013年9月份在中國市場銷售了73990輛汽車,同比激增 118.1%。日產中國也宣布,9月份日產汽車在華銷量117100 輛,比去年同期增長83.4%。
從廣汽集團三季委財報來看,第三季度純利潤9.87億元,同比去年增長了186.92%,增幅較大。
鄧學表示,日系車的復蘇除受政治因素的影響以外,更大程度上是緣于日系車企對中國市場的嚴重重視。目前,豐田的新技術研發中心在江蘇常熟建成,這意味著中 國本土有望國產混合動力車型;此外,本田和馬自達都有各自技術領先的節能產品不斷引入中國,這些舉措使得日系車的市場份額正在不斷提升并實現反轉。
新能源:政策利好 企業加快推新品
今年以來,純電動品牌特斯拉(TESLA)汽車公司在海外資本市場的表現令人瞠目;縱觀國內,已明確受政策扶持的新能源汽車也是可持續的熱點主題。隨著新能源汽車推廣新政的出臺,新能源汽車產銷規模有望顯著擴大,產業鏈上優質公司的估值也在不斷提升。
此前國內共有25個試點推廣城市,本次推廣范圍為“城市群”且對試點城市有嚴格考核,不達標將淘汰。由此,新一輪推廣范圍將有顯著擴大,新能源汽車產銷規模也將有顯著提升。
新能源補貼新政最大的亮點是直接規定:“推廣應用的車輛中外地品牌數量不得低于30%,不得設置或變相設置障礙限制采購外地品牌車輛”,此舉將有效打破地方保護主義,利于領先企業產品推廣并形成示范效應。
比亞迪公布的三季報數據顯示,當季比亞迪營業收入達126.64億元,同比增長20.3%,凈利潤則大增3816.2萬元,同比增長727.45%。前三季度,比亞迪凈利累計達4.65億元,同比激增2127.38%。
四季度及明年預期:仍將保持高度景氣
1-9月汽車全行業銷量達1588萬輛,增長12.7%。其中乘用車銷量1285萬輛,增長14.0%,商用車303萬輛,增長7.3%;三季度狹義乘用車同比增速為21%(可比口徑為16%)。
國金證券的調研報告顯示:乘用車生產行業四季度將保持高度景氣。一方面,去年同期基數并不高(12Q4環比增長僅13%,甚至弱于歷史平均值16%);另 一方面,節能車補貼暫時空白也不會持續很長時間,旺季經銷商有多種促銷方式,影響更為有限。據其測算,四季度狹義乘用車同比增速為22%乃至更高,銷量增 速將超普遍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