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于預期的美國制造業PMI數據誘發美聯儲提前啟動削減QE的市場預期,美元指數受到避險需求青睞再度走強并制約原油和其他大宗商品表現乏力。今天國內多數工業品受外盤牽累出現下跌態勢,其中滬膠1405合約早盤雖小幅高開并一度上沖,但市場做空動能較大,期價隨后出現回落姿態,全天價格重心穩步回落,臨近午盤時最低下探至19605元/噸一線。午后雖小幅反彈但整體空間有限。截至收盤時滬膠1405合約收跌-0.23%或-45元/噸,成交量達455432手,較上周小幅萎縮;持倉量小幅增加1566手,至133686手。
眼下全球最大產膠國——泰國政府正處在內憂之患中,該國頻頻爆發膠農游行抗議活動最具說服力。盡管英拉當局曾采取過收膠措施來化解天膠產能過剩難題,但耗費了大量財政資金之后,其結果卻收效甚微,依然無法平息國內民怨。對于泰國而言,天然橡膠在該國的確是產能過剩之物,僅憑本國需求力量根本無法消化。即使中國政府發表聲明承諾每年增加20萬噸的天然橡膠進口量,也僅能起到去庫存之效,無法完成去產能之功。
反倒是外部需求擴增之后,有助于新一輪產能的投放,更加不利于未來過剩產能的化解。加之越南、柬埔寨、緬甸等國相繼加大天然橡膠種植力度,未來全球天然橡膠產能將進一步提升,泰國膠產能過剩將面臨內憂外患的夾擊,陷入更加被動的局面。政府唯有幫助身負債務的膠農脫困,逐步削減產能,再抽身發展其他經濟作物,先一步啟動經濟模式轉型,才能起到真正化解天然橡膠產能過剩問題。
隨著中國新一屆執政領導人上臺之后,轉變國內當下粗放型發展路徑和高污染、高耗能經濟模式已是迫在眉睫之事。長年汽車尾氣排放以及大規模新膠園開墾,已經造成經濟圈城市霧霾氣候頻發與膠產區森林植被單一化現象嚴重,生態環境日趨惡化對排放要求快速提高,不僅制約著汽車消費潛力,也摁住了盲目擴產的勢頭。在告別經濟高速發展的二十年轉入轉型期后,越來越多的人士開始意識到,作為全球汽車銷量和輪胎生產量排名第一的中國應該需要放緩腳步停下來歇歇,以便于調整節奏,日后能跑得更長久。
從技術面上看,今天滬膠1405合約呈現沖高回落態勢,多空雙方分歧較大導致期價維持橫盤整理狀態,收出小陰線。市場多方信心再度回暖提振買盤力量,雖說短期經濟數據偏強有助于膠價估值回升,但無法轉變中期滬膠偏弱運行的趨勢。從持倉上看,1405合約主力資金減空力度稍強于減多,凈空頭寸較上周五小幅增加至6868手。滬膠1405合約在19500元/噸一線有較強支撐,不過偏弱姿態未有逆轉。(寶城期貨 陳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