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央行(PBOC)于周二(10月29日)重啟公開市場操作,為整整兩周(10月15日)以來首次,使得中國貨幣利率趨于穩定,進而讓各界對于中國央行準備戲劇性地收緊貨幣政策的擔憂情緒降溫。
中國央行周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向市場注入130億元流動性,抵消了中國央行于周四(10月31日)實施下一次公開市場操作時回籠資金的影響,從而使得中國央行在本周(11月2日當周)向市場注入131億元凈流動性處于正軌之上。
如此一來,將標志著中國央行自10月12日當周以來首次向市場注入凈流動性。
最新數據顯示,七天回購利率加權均值回落一個基點至4.99%,而隔夜回購利率回落三個基點至4.52%。
來自上海一家商業銀行的一名交易員指出,中國央行周二向市場注入的流動性規模偏小,這樣的規模不足以彌補月底的季節性現金需求(銀行業和其他金融機構有必要在月底滿足諸如存貸比等監管要求);盡管如此,中國央行的最新行動還是能影響到市場情緒向市場確保監管方會在極端需求下拯救市場,也讓銀行業更愿意放貸。
周一(10月28日),中國貨幣市場利率升至6月份戲劇性現金危機以來最高水平。在6月份,部分市場參與者認為,中國監管方已經暗示會壓制超額流動性,以達到掌控房價和通脹率不斷上升的目的,進而導致中國銀行(601988,股吧)業爆發現金危機。
然而,當前的貨幣市場利率仍然明顯低于6月份現金危機期間的水平。
在10月17-24日期間,中國央行連續三次沒有通過逆回購操作來向市場注入流動性,進而推高了對于中國貨幣政策環境趨緊的猜測。
但眾多交易員認為,中國央行似乎僅僅意在發出信號中國政府對推高9月份房價和物價的超額流動性心存顧慮。中國央行并未通過上調銀行業準備金率或利率來發出任何貨幣緊縮信號,因此,這對中國貨幣供應的影響也就沒那么深遠。
來自北京一家國有銀行的資深交易員指出,在中國央行周二向市場注入流動性之后,人們甚至更相信中國政府目前不會改變其中性的貨幣政策,盡管中國央行仍然會在管理流動性上堅持自身偏緊的立場;當月底需求過去之后,貨幣利率可能會回落至常態區間,在沒有季節性需求的情況差,市場尤其認為七天期逆回購基準利率的常態化波動區間為3-4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