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務部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公布了1—9月份我國商務運行情況。公布數據顯示,2013年前三季度,全國進出口19.07萬億元人民幣,折合3.06萬億美元,扣除匯率因素同比增長7.7%。
海關總署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9月中國進出口總值2.2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3%。其中,出口1.15萬億元人民幣,下降0.3%;進口1.05萬億元人民幣,增長7.4%;貿易順差934.8億元人民幣,收窄44.7%。
“9月外貿數據反映了2013年我國外貿整體呈現波動增長的格局,沒有形成穩定的增長態勢。”商務部研究院綜合戰略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員張莉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9月外貿處于低谷時期,10月—11月份出口相對9月將小幅增長。因此達到全年外貿穩定發展和轉型升級的預期目標問題不大。
前三季度進出口同比增長7.7%
據海關統計,2013年前三季度,全國進出口19.07萬億元人民幣,扣除匯率因素同比(下同)增長7.7%。其中出口10.06萬億元人民幣,增長8%;進口9.01萬億元人民幣,增長7.3%;貿易順差1.05萬億元人民幣,增長14.4%。商務部發言人表示,前三季度外貿運行主要呈五方面特點:
一是對美國、東盟貿易持續增長。前三季度,中美雙邊貿易增長6.7%;與東盟雙邊貿易增長11.6%;內地與香港雙邊貿易增長25.6%。
二是東部地區進出口平穩增長,中西部地區出口活躍。前三季度,東部地區進出口總值25820.9億美元,增長7.1%,占進出口總值的84.4%。從出口方面來看,前三季度,河南、江西、湖北和新疆等中西部省區的出口增速分別為19.3%、18.3%、17.9%和14.7%,明顯高于同期我國出口總體增速。
三是一般貿易平穩增長,加工貿易增速放緩。前三季度,我國一般貿易進出口16162億美元,增長7.8%,占同期進出口總值的52.8%。同期,加工貿易進出口9894.3億美元,增長0.7%,所占比重為32.3%。
四是機電產品出口穩步增長,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增勢良好。
五是主要能源和資源性產品進口保持增長。
多因素導致9月進出口下降
海關總署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9月份出口下降0.3%,整體進出口呈走弱的趨勢。“2013年全年呈現波動增長的格局,9月份剛好是向下行的低谷。造成9月份外貿下行是由多因素導致。”張莉表示,多因素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由于人民幣升值、勞動力成本增高等因素使得企業基本接的都是短期訂單,在前兩個月訂單交割較多的情況下,9月份正好是訂單交割比較少的時期。
第二,節假日因素。中秋節剛好落在9月,同時也伴隨國慶節假日的來臨,企業的運作受到一定影響。
第三,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加工貿易優勢對進出口的拉動作用明顯減少。在進出口高速增長或穩定增長的時候,主要依靠加工貿易或勞動密集型產業拉動進出口增長,但目前加工貿易基本維持不增不減的態勢,而9月份減弱較為明顯。
第四,一般貿易的不穩定性。我國目前在大力發展一般貿易,加快轉變方式、結構轉型,通過一般貿易增強國際競爭優勢,但由于一般貿易面臨的競爭比較激烈,導致其進出口波動增長。
第五,造成9月份低谷格局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有很大一部分數據沒有統計在內。目前,我國電子商務進出口業務增多,其中大部分電子商務產品通過新型的貿易方式直接進出口,而不通過海關。同時,電子商務里涌入一些新的金融措施和手段,包括民營企業的余額寶等新的支付方式,便捷的支付方式增加促使通過電子商務形式的進出口增多,這部分的電子商務是不包括在海關統計中的。
第六,外部市場現在仍然處于動蕩調整時期,我國仍處于金融危機階段,沒有完全走出復蘇尋找增長之路的階段。歐美國家的經濟雖然有所走穩,但是消費沒有大幅增加。同時,由于他們采取相對緊縮的政策,難以刺激消費,外需市場消費由此明顯減弱。
預計四季度進出口將小幅回升
“從全年的格局來看,我國進出口增長保持在8%左右的增幅,但要認識到現在8%的增幅包含了1—4月份的套利,也就是說包含了虛高的因素。”張莉表示,目前仍按8%的增幅來計算,預計全年進出口與GDP增幅均保持在7.5%—8%之間,這個目標是否可以達到,還需要看接下來三個月的走勢。
“預計四季度的三個月走勢會較高于9月份。”張莉分析,第一,中日外貿有企穩跡象。9月數據已經顯示出企穩的跡象,預計接下來一段時間對日本的出口會相對有所增長。第二,歐洲通過債務談判可能會進一步提高債務上限,歐洲經濟仍靠量化寬松政策,我國市場的貨幣相對而言比較寬松,有利于進口。第三,歐洲經濟經過積極的調整,在年底的時候消費需求相對會有所上漲。年底的時候很多加工貿易型產業和勞動密集型貿易會進行交單,特別是國際市場通過圣誕、新年的效應可能會增加部分庫存,或者一些加工貿易型產品,包括玩具、塑料制品等產品的進口。因此,10月—11月份出口相對9月份會有較好的走勢。
張莉表示,目前,我國處在調結構的狀態下,屬于轉型期。在這個轉型期中的增長由于傳統優勢減弱,新的競爭優勢還未形成,因此也是中國外貿的困難時期,同時由于外部需求的減弱,外貿發展到當前的狀況實屬不易。其中主要由于政府在政策上積極的作為產生了一定的效應,包括減免檢驗檢疫費等措施都發揮了一定的作用,才使得目前的外貿基本保持穩定格局,所以預計下面三個月總體的增幅應該能保持在7%左右,預計全年增幅在7.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