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全國實際使用外資(FDI)金額88.4億美元,同比增長4.88%,為連增8月。累計來看,今年前三季度實際使用外資金額886億美元,同比增長6.22%。值得注意的是,服務業吸收外資明顯超過制造業。專家表示,未來服務業吸收更多外資這一趨勢將延續;預計四季度或有所反彈,但全年FDI增速不會太高。文/表 記者李震
昨日,商務部的數據顯示,9月份全國實際使用外資(FDI)金額88.4億美元,同比增長4.88%(未含銀行、證券、保險(放心保)領域數據),為連增8月。
今年前三季度實際使用外資金額886億美元,同比增長6.22%。值得注意的是,我國吸收外資的結構不斷優化。
1~9月FDI同比增6.22% 服務業吸收外資占比過半
數據顯示,1~9月份,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增速明顯高于制造業。前三季度,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447億美元,同比增長13.28%,在全國總量中的比重為50.5%;燃氣生產和供應業、鐵路/道路/隧道和橋梁工程建筑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增長較快,分別增長112.1%、696.71%、117.76%。
同期,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355億美元,同比降3.96%,在全國總量中的比重為40%;農、林、牧、漁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2.15億美元,同比下降2.42%,在全國總量中的比重為1.37%。
對此,渣打銀行中國經濟學家李煒表示,更多的資金流向服務業將是未來的一個趨勢。一方面,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加工制造業,未來擴展空間有限,同時外需方面歐美經濟的復蘇也不確定;另一方面,鼓勵投資、鼓勵發展服務業,與經濟改革發展方向一致,“預計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外資流向服務行業。”
全年吸收外資增速或低位
今年以來,中國吸收外資走勢相對平穩,并且逐漸有所回升,從2月份開始至今已經連增8個月。但在外需不足、生產要素價格攀升等等的復雜環境下,專家預計今年吸收外資或是低位增長。
李煒表示,四季度吸收外資或有所反彈,但預計全年增速不會太高。商務部發言人沈丹陽稱,預計全年吸收外資規模仍將保持相對穩定,“下階段我們必須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
在對外投資方面,今年前三季度,我國境內投資者共對全球156個國家和地區的3890家境外企業進行了直接投資,累計實現非金融類直接投資616.4億美元,同比增長17.4%。近九成投資流向商務服務業、采礦業、批發和零售業、建筑業和制造業五大門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