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最近批準在云南省臨滄市設立邊境經濟合作區,邊境經濟合作區新設審批工作可能將就此開閘,而沿邊地區開發開放規劃年內或將出臺,中國的新一輪沿邊開放或者是沿邊開放升級版即將啟動。
云南省商務廳副廳長杜俊軍日前在成都出席第十四屆西部國際博覽會新聞發布會時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透露,上周三,臨滄邊境經濟合作區獲得了國家批準,“這對沿邊9個省區都是一件激動人心的事情”。
邊合區審批或將開閘
邊境經濟合作區是中國沿邊開放城市發展邊境貿易和加工出口的區域。1992年,繼沿海開放戰略取得成功之后,中國進一步開放沿邊、沿江和內陸地區部分城市,其中批準成立了14個邊境經濟合作區。
這些邊境經濟合作區歸屬國務院特區辦審批并管理。不過,1992年以后,國務院長時間沒有再批準成立新的邊合區。2011年,新疆吉木乃邊境經濟合作區獲得國務院的同意成立。目前,15個邊境經濟合作區總核準面積92平方公里。
杜俊軍認為,吉木乃邊合區的成立只是一個特例,臨滄這個模式申報和審批的所有程序都很規范,臨滄是1992年以來(按照規范程序申報審批)的第一家。按照有關部門的思路,以后就按照這個模式來報批。他認為,隨著臨滄邊合區的設立,邊合區新設有開閘的趨勢。
實際上,一些地方自己已經設立了省級邊合區。比如,在國務院出臺支持云南加快建設面向西南開放重要橋頭堡的意見之后,云南省政府就批準成立臨滄、麻栗坡(天保)、騰沖(猴橋)、孟連(勐阿)、瀘水(片馬)和勐臘(磨憨)等6個省級邊境經濟合作區,并都在爭取國家將其批準為國家級邊境經濟合作區。
杜俊軍向本報記者表示,“國家級的邊合區才是合法的,它是新設而不是(省級邊合區的)升級,很多地方上的"不等不靠"省級邊合區只是"地方糧票"。”杜俊軍表示,國家級邊合區在土地指標、貸款等方面有諸多隱形的含金量。
其實,在首批14個邊合區中云南占有三席,分別是瑞麗、畹町、河口。云南省政府去年還出臺了《加快推進邊境經濟合作區建設若干意見》,下放4個審批權限、出臺15個支持政策,目的就是要使邊境經濟合作區成為“政策和投資洼地”。
沿邊開放將升級
不過,杜俊軍也表示,就像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一樣,隨著經濟體制改革,其早年的優惠政策已經基本普及,“邊合區的建設還得靠體制創新、機制創新”。而邊合區20年來的歷程也在發生轉變,1998年機構改革中,主管邊合區的國務院特區辦被撤銷,2008年,邊合區轉歸商務部管理。
去年年底,在國務院批準成立首批邊合區20周年之際,商務部在昆明召開全國邊境經濟合作區工作會議。會議發布了六部委共同制定的《關于規范和促進邊境經濟合作區發展的意見》,提出了10項鼓勵政策和支持措施。
這些政策包括,中央財政加大對邊合區基礎建設貸款貼息支持力度;設在西部地區邊合區內的鼓勵類產業企業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企業所得稅中屬于地方分享的部分可減征或免征;對邊合區所在城市用地計劃指標給予適當傾斜;對邊合區內的重點項目,優先保障用地指標等。
十八大報告提出“創新開放模式,促進沿海內陸沿邊開放優勢互補,形成引領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的開放區域”。沿邊開放的提升勢在必行,上周,《中國證券報》報道,商務部、發改委牽頭編制的《沿邊地區開放開發規劃(2012~2020)》有望在十八屆三中全會后出臺,以加快推進沿邊地區開放開發。
事實上,新一屆中央政府今年以來已經展示出新的開放格局,習近平主席在訪問中亞時提出構建“絲綢之路經濟帶”,李克強總理訪問印度時提出建設孟中印緬經濟走廊。這些新的戰略格局都凸顯邊境省區開發開放的重要性。
杜俊軍介紹說,孟中印緬經濟走廊云南是主戰場,現在還在做戰略的研究,國家發改委也專門來調研。“我們現在提出三個方向,一是騰沖出去向南到印度的英帕爾,二是從騰沖出去向西到印度的雷多,第三個是從瑞麗出去,到緬甸的皎漂、實兌港,再往北,到孟加拉的吉大港、達卡,再到印度的加爾各答、印度洋沿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