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馬來西亞媒體報道,隨著泰國、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的汽車市場近年來蓬勃發展,咨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認為,東盟區域短期至中期內將成為全球汽車業者探尋商機的主要市場。
弗若斯特沙利文亞太區研究董事維杰近日表示,東盟國家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因為東盟可能在2019年成為全球第5大的汽車市場。根據該機構的分析報告,由于印度尼西亞和泰國市場迅速增長,東盟汽車市場2012-2019年預計取得5.8%的年復合增長率(CAGR),達至471萬輛汽車。
維杰指出,東盟市場的用車率仍偏低,所以有很大的增長空間,而歐洲西部和北美州卻截然相反,面對市場飽和的現象。私家車料主導市場的榮枯,在泰國也非常受歡迎。同時,他也預測,印度尼西亞在2019年將崛起成為東盟最大的汽車市場,占230萬輛汽車。這是因為印度尼西亞經濟正飛速增長、中產階級社群持續擴大、汽車領域的投資額增加以及政府推出扶持汽車市場的監管條例。泰國的汽車需求,將由逐步好轉的經濟、國人收入增加、車商提高生產力和新車款的推出等因素所扶持。至于馬來西亞,汽車市場的支撐點,來自價格更具競爭力的外國品牌汽車以及開放汽車領域使車價降低。
與此同時,維杰補充,東盟市場的汽車總產量在2012-2019年將取得8%的年復合增長率,到了2019年創下705萬輛的紀錄。泰國將是本區域的造車樞紐。在印度尼西亞,國內生產的汽車絕大部份是在當地銷售,同時外資也一直投資在當地的汽車工業。此外,歐洲和中國原裝設備制造商(OEM)也將馬來西亞視為汽車組裝和制造樞紐,并興建汽車工廠。
事實上,東盟區域里的3個主要汽車市場,也就是泰國、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均刷新汽車銷售紀錄。泰國和印度尼西亞的銷售皆突破100萬輛,馬來西亞則有60萬輛。維杰預測,泰國的汽車銷售在2012-2019年將取得1.4%年復合成長率,至143萬輛;而印度尼西亞的汽車銷售在同一時期則取得10.9%復合增長率至230萬輛。
就馬來西亞市場而言,維杰認為若要將馬來西亞打造成混合動力及電動汽車的區域樞紐,政府就必須持續全面豁免車商對于2000CC以下馬力的汽車的進口稅。除此以外,政府提供的特別獎勵有助于提高汽車銷售,由2010年的332輛增至2011年的8334輛,然后在2012年再激增84%至1.5355萬輛。不過,免稅措施將在今年12月結束,政府迄今仍未說明是否延長這項稅務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