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報道,8月13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羅磊表示表示,發改委正在調查進口車商是否在中國為汽車經銷商設下最低零售價格,他們正在為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搜集中國國內所有外國汽車售價資料。
羅磊表示,CADA已經得到經銷商和汽車制造商的數據,但他拒絕進一步透露獲得這些信息的方式。
“據我所知,這些數據不知從何而來,”一名因事件敏感而要求匿名的跨國汽車制造公司高管表示。“若確有其事,那么調查的真正目標可能就只是某幾家特定企業。”
羅磊稱,中國進口汽車的關稅是25%,此外還有17%的增值稅以及消費稅,消費稅的高低根據引擎大小而定。他表示,“當然了,還有一些稅方面的問題……高利潤率不一定就意味著壟斷。”
“我們發現進口車和國外汽車的售價相差很大,因此我們展開調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的另一名官員表示,該組織在收集各種品牌汽車在國內外的價格、利潤率、廠商成本、相關稅率等信息。
汽車流通協會表示他們正在搜集中國國內所有外國汽車的價格和利潤率數據,同時發改委正在調查進口車商是否在中國為汽車經銷商設下最低零售價格。對此,有法律界人士表示進口車商的這一行為這可能有違中國2008年頒布的反壟斷法。
對此,發改委拒絕發表評論。不過律師表示,在進行正式調查之前發改委向行業機構尋求信息,這很常見。
不過,外資車商的高管表示,他們不知道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或發改委在進行這樣的調查。
新華社在上個月月底的一篇社論中表示,外國汽車制造商通過向中國出售進口豪華汽車牟取暴利,應該面臨反壟斷調查。
新華社表示,一些豪華車在中國的價格是海外市場售價的兩倍。新華社還點名德國大眾(福斯)汽車旗下的高端品牌奧迪,以及寶馬。
寶馬駐中國的辦公室拒絕就發改委是否進行調查置評。奧迪辦公室未對就此類調查發表評論的要求給予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