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需求是原油價格的決定因素,7月份以來,紐約和布倫特原油價格均維持在100美元/桶以上。
美國能源信息署(EIA)最新發布的8月市場報告稱,考慮到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以及美國和歐洲經濟仍在艱難復蘇,下調2014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長預期。而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同日發布的報告則表示,維持此前對2014年全球原油需求日增長104萬桶的預測。
EIA報告稱,全球原油消費預計明年將日增長110萬桶,增幅1.2%至9200萬桶/天,而IEA在今年7月曾表示,預期明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長在120萬桶/天。
EIA在8月份能源市場報告中指出,中國的月石油進口規模將在10月超過美國,并且在2014年出現全年進口量上的超越,正式成為全球最大的石油進口國。
由于國內頁巖氣和頁巖油產量大幅增加,美國對外國石油的依賴程度不斷下降,而中國對外依賴程度則不斷上升。EIA報告指出,中國的液體燃料用量在2011年到2014年之間預計會有13%的增長,達到每天1100萬桶以上,美國的需求則是會維持在每天1870萬桶左右,遠遠低于2005年時候每天消耗2080萬桶的峰值。
就產量而言,EIA報告預計,在2011年至2014年間,美國的原油產量有望增長28%達到1300萬通/天,而在此期間,中國的原油產量僅增長約6%,遠低于美國的增幅。一旦中國取代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石油凈進口國,中國和美國之間的凈石油進口規模上的差異將會越來越大。
EIA同時預計美國今年的天然氣產量仍將比2012年創歷史新高的水平高出大約1%。至于天然氣價格,EIA預計,HenryHub交割地的2013年天然氣現貨價格料將平均3.71美元/百萬英熱單位,低于7月份的3.76美元/百萬英熱單位,但是EIA將其2014年的預期值從7月份的3.91美元上調至3.95美元/百萬英熱單位。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上周發布的8月份月度報告則表示,由于利比亞和伊拉克局勢不穩,OPEC石油生產下滑,同時非OPEC產油國產量迅速增長彌補了供應缺口。OPEC 7月石油日產量減少10萬桶至3031萬桶,非OPEC產油國日產量增加17萬桶。
EIA的數據與OPEC數據相近,IEA在報告中還表示,由于美國和加拿大等國的增產超過全球原油需求增長,全球對OPEC生產國原油的需求明年將減少40萬桶至2940萬桶/天。
EIA還上調了非OPEC國家石油產量預估,將2013年非OPEC國家石油日產量預估由5394萬桶上調至5399萬桶;2014年非OPEC國家石油日產量預估,由5553萬桶上調至5574萬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