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南日報
今年,對于橡膠產業來說,注定是一個“寒冬”,不少膠企開始停產觀望。不過,有業內人士表示,今年的“寒冬”也是海南橡膠業的一次挑戰與機遇。
長期以來,國產天然橡膠一直處于低端,高端制品幾乎被國外橡膠所占領。專家表示,海南橡膠企業要想增強自身的競爭力,不僅要轉變思路,加大與終端客戶的對接,生產定制產品,還要加強技術研發,苦練內功,進軍高端制品。
膠企勒緊腰帶過日子
今年以來,橡膠價格一路走低,期貨市場從年初的2.7萬元/噸下跌至目前1.6萬多元/噸,跌勢之猛令投資者驚嘆不已。
而現貨市場更是低迷,7月9日渤海商品交易所天然橡膠現貨電子盤價格已經跌至13465元/噸,加稅后也僅有15754元/噸;7月11日,云南現貨收購價也創下15200元/噸的最低價。
對于后勢走向,業內人士并不樂觀。海膠集團市場營銷部副總經理黃燕說,泰國、越南等主產國大量新膠園陸續開割,帶來明顯的產量增長,與此同時,天然橡膠主要消費國中國、美國、日本等國,經濟增長乏力,消費量減少。橡膠市場行情低迷預計要持續到今年年底。
由于總體形勢嚴峻,內業人士對未來前景并不樂觀,我省部分民營膠加工廠和貿易商,開始拒收原料,膠農割膠積極性也不高。許多企業開始勒緊腰帶過緊日子。
據悉,今年上半年,海南橡膠集團的會議、車輛及接待費用整體下降44%。為了保護膠工的生產積極性,該公司還在膠水收購環節,采取價格分段補貼政策,今年4月以來,已投入補貼資金3000多萬元。
還需向高端制品進軍
勒緊腰帶過日子,只是解決眼前的困境,從長遠看,我省膠企還得加強科技含量,進軍高端制品。
7月12日,10公斤濃縮乳膠樣品,從海南寄往山東,這是海南橡膠叩開避孕套行業大門的一個希望,也是海膠集團苦練內功的一個成果。
“這批樣品,如果生產出的避孕套質量好,對國產橡膠來說,是一次大的突破。”海膠集團科技研發中心副總經理白先權博士說,生產避孕套所需的濃縮乳膠,質量要求高,屬于高端制品,每年需求量有數萬噸,但一直都是依靠國外進口。
長期以來,海南橡膠企業一直生產低端產品。但是隨著合成膠和復合膠的沖擊,低端天然橡膠產品的市場份額逐年減少,競爭越發激烈。
“合成膠、復合膠在輪胎中的使用,壓縮了天然橡膠的消費量,但是,例如醫療導管、避孕套等醫療衛生用品卻只能用天然橡膠,而這卻大部分依靠國外進口。”海南大學經濟學教授柯佑鵬說,海南橡膠企業要提升市場競爭力,就得向高端制品“進軍”。
目前,海膠集團已經開始探路,提出“產品由低端單一化向高端多元化、差異化轉變”。據介紹,海膠集團還開發了抗老、抗氧等性能都很高的航空輪胎標準膠,用于高鐵、高檔汽車減震制品的高彈減震膠等。
做大做強“訂單橡膠”
“在加強科技含量的同時,還得轉變傳統營銷模式。”黃燕說,海南橡膠企業,包括海膠集團在內,傳統的銷售模式是通過貿易商銷售,每次橡膠價格下跌,銷售商就會停止收購,導致加工廠橡膠滯銷。
得益于訂單農業的提出,海膠集團開始嘗試“訂單橡膠”。黃燕說,為擺脫價賤傷農,海膠集團改變過去先生產后銷售的模式,直接與終端用戶對接,把用戶的需求掌握在手,然后據此對產品加工比例進行調節,快速轉換,使加工品種實現了終端客戶定制化。
“終端客戶定制化,讓海膠集團吸引了許多高端客戶,他們對橡膠產品的性能有他們自己的標準,直接對接終端客戶后,就可以按照他們的需求,有針對性的生產,這樣可以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價格也相對較高。”海膠集團加工管理部常務副總經理陳祖敬說,去年,為日本普利司通公司生產的橡膠產品就比市場價格高出900元/噸,1.6萬噸就是1440萬元。據悉,今年普利司通公司又加大了對海膠集團天然橡膠的訂貨量,從2012年的1.6萬噸,提高到今年的2萬噸。
據介紹,2012年海膠集團直接向終端用戶供應的天然橡膠產品達13萬噸,今年上半年也已達7.8萬噸,預計今年全年可達14萬噸,占總銷量的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