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
從輪胎產量和出口、基建投資、房地產投資、汽車銷量等各項指標可以看出,橡膠的下游需求只能算“不溫不火”,沒有顯著的改善。在需求表現平平的情況下,膠價的走勢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供應和宏觀政策的指引。
汽車銷量在3,4,5月份都錄得一定程度漲幅,但漲幅表現尚可,均在10%左右。三個月的同比漲幅分別為:10.69%,13.38%和9.60%。
重卡銷量自3月份開始,開始了飛躍式的增長。3月份重卡銷量達到86128輛,4,5月份分別為81549輛和77279輛,同比增長分別達到30.73%和37.89%。但重卡銷量的大幅增長,與原先預期的7月1日排放標準升級有一定關系。無論標準升級日期是否延后,重卡銷量增長在失去這一支撐之后,將可能重歸疲軟。
自5月15日始,保稅區庫存開始從高位回落,首次出現下降。5月15日,保稅區庫存從原先的37.11萬噸降至36.33萬噸,此后保稅區庫存連續回落,到6月14日,保稅區庫存降至35.07萬噸。其中天膠19.07萬噸,合成膠5.64萬噸,復合膠10.36萬噸。
6月末資金變得格外緊張。6月19,20兩日隔夜拆借利率連續飆升,從5.59%飆升至7.66%,又繼而飆升至13.44%。而與此同時,央行并未采取任何措施解決資金緊張問題。央行的這一舉措可能隱含著未來政策的轉向。即可能不再以注入貨幣來保證經濟增長。這一點可以在6月19日國務院召開的一次信貸政策的會議當中得到確認。李克強在會議上指出:政府應該提供更多的信貸給高端制造業和具有戰略重要性的新行業,并限制向面對嚴重產
能過剩問題的行業提供更多貸款。
6月20日,伯南克在新聞發布會中表態:美聯儲可能將在今年稍晚放緩QE,明年年中結束QE。伯南克表示:如果經濟沒有改善,美聯儲將提供任何必要的支持。伯南克并且表示:當失業率降低到7%的時候,意味著就業市場出現“實質性改善”。伯南克同時表示,失業率降至6.5%后不會自動導致加息。
中美兩國的政策性調整在其中起了重要的決定性作用。中國政府不再通過注入流動性來拯救產能過剩的行業,這將引發金融部門的被迫去杠桿化。而美聯儲在美國經濟的復蘇當中,也逐漸找到退出QE的理由,商品的邏輯演變成在供大于求的背景下,卻仍將繼續伴隨流動性的不足。在這一條件的制約下,膠價的回落勢所難免。在三季度當中,我們將可能不得不關注膠價下方的兩個平臺:15000元/噸和12000元/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