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是日本央行實施“量化+質化”雙料寬松(QQE)的第一個完整月份。受QQE的大手筆刺激,日本央行在4、5兩個月債券持倉量凈增13.7萬億日元。而據日本央行公布的數據,截至5月31日日本央行所持有的債券規模為104.85萬億日元(按現行匯率折算約合1.04萬億美元),比2月底的債券持倉量增加近13.85萬億日元。
根據日本央行4月4日宣布的QQE措施,日本央行于4月份購入6.2億日元的各類期限債券,自5月開始每月增加7.5億日元的購債規模。
按照此購債節奏,日本央行4、5兩個月份總計增持各類期限債券13.7萬億日元。
6月4日,日本央行公布了截至5月31日的債券持倉規模總計104.85萬億日元,而3月初公布的截至2月底的持倉規模為91萬億日元,3個月內凈增近14萬億日元,可以看出新增持倉規模主要集中在4月和5月。
據Zerohedge數據,日本政府債券的存量規模目前大約有1000萬億日元,日本央行的持倉已經接近1/10。據市場人士分析,每月7.5萬億日元的購債規模相當于市場上新發行國債流通數量的70%。
相比日本2012年480萬億日元的GDP總額,日本央行債券持倉量占GDP的比重已達到21.6%。
上述市場分析人士認為,按照目前的購債頻率,日本央行的持倉數量與全部債券流通數量之比以及與GDP之比都將在今后幾個月內快速上升。
根據本報記者的統計,日本央行目前持有的債券仍以10年期期債券為主,總持倉量為34萬億日元,占到整個持倉量的33%;另外2年期和5年期的債券持倉規模分別為20萬億日元和26萬億日元,分別占比20%和26%,更加長期的20年、30年和40年期債券持倉量則相對較小。
一位外資行分析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從久期角度來看,因為久期越長對利率變化的敏感性也越高,而現在日本央行持有的國債以10年期為主,從這個角度而言,一旦利率上行就會對央行的資產負債表形成一定壓力。“不過目前還不存在這個問題,而且日本央行的雙料寬松也已經強調之后會偏向配置更多3~5年期國債,這樣就可以降低上述風險,因為短期債券在退出的時候可以不通過市場出售而是通過自然到期的方式從資產負債表上除去。”上述分析人士表示。
按照美聯儲購債的邏輯,央行購買一國債券是為了壓低一國的長期融資成本,不過自日本央行購債以來,日本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不降反升引發市場顧慮,市場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質疑日本央行購債措施尚未啟動日本經濟。
日本央行在4月4日宣布QQE之后,日本10年期國債曾一度跌至0.315%,但之后在一個多月的時間提高到0.9%,并一度在5月底達到1%的高位。
上述外資行分析人士認為,10年期國債收益率走高一定程度上是因為日本股市暴漲,機構調整資產配置,出售債券轉戰股市,這恰恰反映了投資者對日本經濟復蘇的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