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由南向北開始逐步進入汛期。根據以往經驗,夏季汛期的來臨或多或少會影響食品價格,尤其是蔬菜、水果的生產和運輸,會推動食品價格上行。今年這一因素能否會推動目前仍低位徘徊的物價大幅上升?
從各方對5月CPI的預期以及全年的判斷來看,這一因素的影響并不大。記者翻閱了諸多市場機構的研報,預計5月CPI持平的看法占據了很大比例。申銀萬國、第一創業、聯訊證券都預計5月CPI同比上漲2.4%左右,與上月持平。興業銀行(601166,股吧)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也預期5月CPI基本與上月持平。有些機構雖然預計5月CPI或小幅上行但是上行的幅度也不大。中信證券(600030,股吧)預計5月CPI同比上升2.5%。交通銀行(601328,股吧)金融研究中心高級宏觀分析師唐建偉認為,5月CPI同比漲幅可能在2.5%左右,延續了上月小幅回升的態勢。
雖然預測的數據略有差異,但是各方對目前通脹壓力不大的預期則保持高度一致。導致當前物價依舊低位穩定運行的重要因素在于食品價格的回落,后期惡性上漲的概率不大。
中信證券認為,從食品價格看,4月下旬開始,蔬菜價格開始下跌,整體食品價格呈現回落趨勢。申銀萬國指出,從商務部監測數據看,5月環比回落的是蔬菜、水產品、食用油和肉禽類,豬肉價格延續小幅下滑走勢,生豬存欄量3至4月連續兩個月開始回升,后期供給尚未出現惡化,下半年暴漲的可能性小。
綜合各方觀點,雖然有“五一”小長假假日因素,但是這一臨時性因素并未對物價產生大的影響。隨著氣溫的上升,鮮菜上市供應的增加,前期推動物價上行的蔬菜價格出現回落,成為物價穩定運行的一大主要因素。受到禽流感因素的影響,肉禽類價格繼續回落。不過,由于我國防控禽流感及時有效,預料后期這一因素對肉禽類價格的影響將會逐步減小,但是也要謹防由于后期需求恢復帶來的禽肉價格大幅上漲的風險。
翹尾因素相比上月小幅回升,部分抵消了食品價格的回落。除此之外,5月我國上調了成品油價格,雖然在CPI上反應不大,但也是推動物價上行的一個動力。在房地產宏觀調控持續從嚴的背景下,房租市場繼續呈現價格上升的趨勢,對物價的上行形成支撐。
聯訊證券宏觀及固定收益高級分析師楊為敩認為,食品價格在5月普遍出現明顯下跌,說明整體價格仍舊處于較低迷態勢,但后期CPI或由于基數推動而出現上升。
雖然基數因素或致使后期物價小幅上行,但是難以出現明顯的上漲。唐建偉分析指出,雖然近兩月CPI同比漲幅有所回升,但回升幅度較小,物價整體仍在低位運行。考慮到目前國內經濟增速回升仍顯乏力,PPI通縮使其向CPI傳導壓力減輕,豬周期可能延后至下半年等因素使得上半年國內物價可能不會明顯上漲,通脹壓力并不明顯,預計二季度CPI同比漲幅可能在2.5%左右。
他認為,目前物價上漲的需求端壓力較小,推動物價上漲的主要是勞動力成本上升、資源品價格改革等供給端因素,但供給因素對物價的影響更多是在中長期內抬高通脹的底部,并不是短期內通貨膨脹壓力加大的主因。因此,只要需求因素不出現大的變化,下半年物價運行仍將總體平穩,預計全年CPI同比上漲2.8%左右。
從輸入型通脹的影響來看,雖然在全球經濟復蘇緩慢的背景下,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并未出現大幅上漲的跡象,但是也不能排除后期上漲的風險。在一些發達經濟體持續量化寬松政策下,全球流動性依然較為充裕并將繼續維持較長一段時期,對于具有外向型經濟特點的我國來講,需要密切關注輸入型通脹的波動。
分析人士指出,當前還應關注熱錢流入對我國資產價格的影響。周邊國家降息,客觀上導致我國與他國利差擴大從而對國際資本形成誘惑。如果國際資本大舉流入,則對我國房地產市場和資本市場帶來沖擊,有可能推高資產價格,對我國物價的穩定帶來不利影響,我們必須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
雖然從全年來看,物價大幅上行的概率不大,但是對于具有前瞻性內在特性的金融宏觀調控,管理好通脹預期的任務并未放松。央行日前發布的《2013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明確要前瞻性引導,穩定好通脹預期。
專家指出,長期來看,支持我國物價上行的成本上升要素等并未消失,隨著需求端的改善,不排除物價小步慢跑的可能性。引導好通脹預期,對于我國經濟的健康運行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