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存在卷入全球匯率戰的風險,因為有越來越多的跡象顯示,該國不久可能推出有針對性的資本管制或者減息措施,以抑制泰銖升勢和刺激經濟。
泰國財政部長吉迪拉•納• 拉農(Kittiratt Na-Ranong)周二表示,政府官員正致力于制定新規,這些措施可能限制外資購買該國短期國債,并且可能要求海外投資者對部分泰銖計價的投資進行對沖。他并未做出泰國將實施資本管制的表示,但強調稱,泰國將在必要時采取這一措施。
吉迪拉表示,目前泰國資本流入和流出規模已較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時期高出三倍,他指的是今年泰國國債的投資額飆升。吉迪拉表示,當前資本流入一直過度,并導致泰銖走強。
近幾個月有幾個國家(尤其是日本)已經采取果斷措施來壓低本國貨幣,希望以此提振出口。這引發了有關在美國和歐洲實施定量寬松政策后,全球可能再次爆發競爭性貨幣貶值的擔憂。包括越南、韓國和澳大利亞在內的其他國家已采取了減息措施,這令利率相對較高的泰國面臨資本流入并推升泰銖的風險。
盡管近幾周泰銖兌美元有所回落,但近幾個月該匯率一度從年初水平上漲了6%,這加重了吉迪拉有關如果泰國當局不采取行動,則泰國出口商相比越南乃至馬來西亞等鄰國的競爭力可能下降的擔憂。
周二尾盤,泰銖兌美元跌至30.05泰銖,前日報29.86泰銖,因市場擔心泰國不久可能限制外資的流入和流出。
但資本管制并非泰國決策者的唯一工具。泰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周三將召開倍受關注的議息會議。
近幾周吉迪拉和泰國央行行長張旭州(Prasarn Trairatvorakul)在泰國最佳政策立場這個問題上一直存在爭議,吉迪拉敦促央行放棄審慎立場并大幅減息。吉迪拉周一對記者表示,泰國央行應當將當前2.75%的利率下調0.5個百分點,以刺激經濟增長。
但實施資本管制可能引發更多難題。分析人士表示,這一措施可能損害市場對泰國的信心。今年以來泰國股市是亞洲表現最好的股市之一。泰國上一次實施資本管制以抑制泰銖漲勢是在2006年,當時該國基準股指重挫了15%。之后泰國當局迅速轉變了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