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上海證券報5月29日報道,天然橡膠價格從2010年底的4萬多,到最近跌破2萬,短短兩年不到,價格跌幅高達50%。對此,中國橡膠工業協會會長鄧雅俐透露,消費增速驟降是主要原因。而作為天膠的供應聯盟——三國橡膠聯盟擬邀請更多國家加入,以形成天然橡膠的定價機制。
中國一直都是全球最大的橡膠消費國。鄧雅俐透露,2010年橡膠行業最樂觀的時候,大家熱血沸騰。沒有想到,2011年以來,中國橡膠工業連續二十余年的高速增長戛然而止。輪胎產量已由以前的兩位數增長,下降到一位數。橡膠行業進入一個微增長時代,利潤率從30%降到2%、3%。增幅下降主要原因就是國內外兩個市場,我國的經濟增速放緩,全球的經濟低迷,復蘇很疲軟。
2013年,世界經濟總體有望緩慢復蘇,國際市場需求將呈現一種上升態勢。國內方面需求也會有所增長,但是今年內不要指望有很大的提升,會是一個中低數微增長。
橡膠主要用于汽車。中國汽車協會特聘顧問顧翔華分析,2012年以來,優惠政策退出和限購限行的影響,慢慢被汽車市場消化,市場又回到了自己發展規律上來,即保持3%到4%的增長。預計未來增長在5%左右,好一點10%左右。
馬來西亞、泰國與印尼是天然橡膠主要生產國。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之后,東亞的天然橡膠價格迅速下跌。為了保護產膠國利益,2001年年末,泰國、馬來西亞、印尼三國共同組成國際橡膠聯盟。2002年,三國共同達成減少10%的出口額以及4%額的保價協議。
面對天然橡膠價格大幅下跌,泰國橡膠協會主席Chaiyos Sincharoenkul在論壇上透露,三國橡膠組織未來的目標,第一,將致力增加全球天然橡膠消費;第二,邀請更多,尤其是東盟國家加入三國聯盟,最后形成天然橡膠定價機制。
目前,三國橡膠聯盟正在組織東盟橡膠峰會,以推動天然橡膠的消費,進而形成區域性的橡膠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