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向下修訂了2013年全球增長預期,以反映世界經濟的“三速增長”局面。在三大板塊中,歐元區的增長速度落在最后。
IMF在每年兩次的《世界經濟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中表示,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仍增長強勁,在發達經濟體中,美國增長大幅領先于歐元區。
IMF首席經濟學家奧利維爾•布蘭查德(Olivier Blanchard)在強調三種不同前景時表示:“最薄弱環節有多么弱,世界經濟增長就有多么弱。鑒于各國之間的緊密聯系,不平衡的復蘇也是危險的復蘇。有些尾部風險已經減弱,但政策制定者還不到松口氣的時候。”
IMF指出,較高的中期風險源自外界懷疑歐元區是否有能力讓自己擺脫危機,以及美國和日本是否有能力降低公共部門赤字與債務。
但IMF認為,短期風險已減弱,因為對于去年歐元區的危機管理狀況,對于美國限制強制減支方案下自動、快速財政緊縮的政治意志,市場都反響良好。
IMF將2013年全球增長預期調降0.2個百分點,至3.3%,但維持2014年4%的增長預期不變。
調降2013年全球增長預期,幾乎完全源于去年底糟糕的經濟數據。IMF對世界經濟復蘇力度加強表示樂觀。IMF表示,盡管復蘇道路并不平坦,“但全球經濟前景再度改善,且經濟活動有望從2013年下半年起逐漸提速。”
IMF預計,美國今年增長1.9%,明年增長3%,而歐元區2013年收縮0.3%,2014年僅增長1.1%。
IMF表示,新興經濟體將領跑全球經濟復蘇。中國年增長率在2013年第一季度放慢至7.7%,但IMF預計,全球第二大經濟體2013年增長率將達8%,2014年將達8.2%,均高于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