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周三盤中及收盤均創新高,盤中并觸及漲停,為近四個月以來少見。隔夜美元指數回落,帶動人民幣中間價今日創出歷史新高。而中國最新公布的3月貿易數據雖然逾一年來首現逆差,但對人民幣成交價影響有限。市場除尾盤浮現小波購匯,結匯明顯占據主力。
無論是3月的貿易逆差還是惠譽下調中國評級,似乎都難以撼動人民幣升值勢頭,且甫公布的2月外匯占款亦顯示中國面臨的資金流入壓力不減,印證人民幣升值格局或短期難改。
交易員并預計,短期內人民幣震蕩走升思路較為明朗,市場預期也一致看漲,加之監管層干預近日似有減弱,使人民幣在較此前更加接近漲停價位的狹窄區間內成交。
“中間價高開幅度之大遠遠超過預期。一種可能與周六美國國務卿克里訪華有關。”北京一股份銀行交易員說。
而對于3月出現貿易逆差,人民幣市場反應不大。交易員認為,今天公布的貿易數字有些意外,尤其是出口平平而進口增速較快,并且形成了貿易逆差,不過對人民幣匯率影響不大,“這個影響可能是滯后的,還是要看看后期會不會有更多影響。”
花旗銀行周三發布的報告解讀稱,中間價高開表明中國政府對其外貿前景很有信心,中國不可能卷入日本量化寬松政策引發的貨幣戰爭。
“尾盤出現的一波購匯料是美元多頭所為,可能認為美元低位會觸底反彈。”上述北京交易員說。
上海一外資行交易員稱,6.2元阻力位應該已經有效突破,加上央行最近干預略有減少,人民幣預計還會繼續走升,而中間價振蕩走升也刺激了企業的結匯熱情。不過央行干預雖有減少但還不至于撤手,否則人民幣還會出現漲停。
而惠譽周二下調中國的長期本幣信用評級亦顯然未對人民幣升值形成明顯拖累.因憂慮中國信貸高速膨脹及影子銀行擴張將損害金融穩定,評級機構惠譽周二將中國的長期本幣信用評級從AA-調降至A+。國內券商認為,海外評級機構開始關注中國的系統性風險,料短期內對人民幣匯率產生貶值壓力,但對國內市場沖擊有限,利于規范地方政府發債。
中國3月進口超預期增長,逾一年來首現單月逆差,顯示國內需求正在恢復;出口增速雖有回落,但仍延續今年以來的雙位數增長。海關并樂觀預期全年貿易向好,印證中國經濟將溫和復蘇。數據顯示,3月出口同比增長10%,進口增長14.1%,貿易逆差8.8億美元。
中國央行周三公布,2月末金融機構外匯占款余額為268,324.33億元人民幣。據此計算,當月外匯占款增加2,954.26億元,自上月的歷史最高水平環比回落57%。根據央行網站的金融機構人民幣信貸收支表,2月末財政性存款余額為27,968.20億元,當月增加243.11億元。
東京匯市方面,日圓兌美元周三在接近四年低點附近游走,但日本央行積極貨幣寬松措施所創造的動能尚不足以將之推過100日圓關卡。美元兌日圓在EBS交易平臺持穩在99.09,周二曾升至99.67,為2009年5月以來最高。
中國央行2010年6月19日重啟匯率改革,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2012年4月16日起,央行將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日內波幅限制倍增至1%;而外匯市場交易機構隨后亦首次獲準賣空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