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全球汽車行業仍面臨嚴峻挑戰,加之上游原料成本居高不下,輪胎制造業繼續低迷,全球丁苯橡膠(SBR)價格疲軟、銷售不暢的困局實難解開。
IHS化學公司在上周發布的《全球烯烴及彈性體》報告中預計,SBR走出困境的時間最早也要在今年下半年,要看今年下半年汽車需求的復蘇情況,尤其是出口亞洲的需求。
今年初,全球SBR市場需求持續疲軟。歐洲特別是南歐地區的經濟進一步萎縮,導致歐洲1月份和2月份汽車銷售量持續下降,從而影響到SBR的需求。據了解,2012年歐盟27個成員國的汽車總銷量降到17年來的最低點,預計2013年汽車銷量還將維持下降趨勢,連續第六年下降。不過歐洲SBR生產商通過出口亞洲和美國部分彌補了當地需求的疲軟。
與此同時,亞洲SBR購買興趣同樣出現疲軟,因為在過去兩個月中,客戶已經備足了庫存。汽車行業疲軟造成輪胎需求不佳。中國農歷新年假期之前和長假期間亞洲輪胎行業均維持低負荷生產,節后開工率仍然低于預期。該報告稱,亞洲輪胎庫存量已經超過兩個月水平。
雖然2012年美國汽車行業出現復蘇跡象,但是SBR需求仍然疲軟,因為美國原配胎市場遠遠小于替換胎市場。
據IHS化學公司的統計數據,亞洲2月份丁二烯合同價格為1986美元/噸;美國市場3月份丁二烯合同價格環比上漲155美元/噸,升至1861美元/噸;歐洲市場3月合約價格上漲了50歐元/噸,升至1415歐元/噸。
歐洲和亞洲市場丁二烯價格較高有幾方面因素,一是盡管自2月中旬以來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下跌,但是歐洲乙烯裂解生產商的石腦油原料價格仍然居高不下,因此一些生產商增加較輕的裂解原料用量,從而導致丁二烯產量降低。二是進入二季度后,部分歐洲乙烯裝置將開始檢修,從而使全球丁二烯供應趨于緊張。此外,生產故障等也影響到供應安全,如Naphtachimie公司位于法國拉瓦拉的一套74.5萬噸/年乙烯裂解裝置自去年12月22日起因技術故障被迫關停,該裂解裝置為一套12萬噸/年的丁二烯裝置供應原料。
IHS化學公司在報告中稱,亞洲丁二烯的成本壓力部分原因是投機交易造成,并繼續成為影響丁苯橡膠價格的主要因素。同時,今年一季度末中國將投產的丁二烯橡膠(BR)的產能為38萬噸~46萬噸/年,將進一步加劇丁二烯供應緊張的局面。不過,由于各主要經濟體經濟增長放緩,天然橡膠價格一直呈下降趨勢,有可能會抑制亞洲丁二烯價格進一步上漲。
展望未來,IHS化學公司表示,SBR供應鏈價格走勢將取決于市場是否能充分利用各地區之間的套利成本優勢,特別是寄希望于全球需求復蘇,帶動汽車行業的改善。歐洲丁苯橡膠裝置開工率上調將主要依賴于出口機會,如果北美丁二烯市場供應收緊,該地區將再現高成本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