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月份出現短暫回落后,3月匯豐制造業PMI初值再次回升至51.7,連續五個月維持在50的榮枯分水嶺上方,且新訂單、新出口訂單及產出等分項指數均出現強勁反彈,顯示中國經濟仍在溫和復蘇。
匯豐昨日公布數據顯示,3月份,匯豐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1.7,不但高于上月50.4的終值,也高于此前預期的50.9。這是該指數連續第五個月保持在枯榮分水嶺上方。
各分項指數也不同程度回暖,新訂單及產出指數加快明顯,產出指數自上月的50.8升至52.8;新出口訂單也反彈至4個月高點,連續三個月保持在榮枯線以上;通過新訂單減成品庫存衡量的增長動力指標也加快至3;采購量增加,就業指數已連續四個月在50以上。
“新訂單及產出指數的擴張部分反映了春節后項目開工及生產恢復的影響,但擴張幅度高于往年同期,顯示制造業回暖持續。”匯豐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稱,數據顯示中國經濟仍在溫和復蘇軌道,政策支持經濟回暖態勢持續。
在一系列“穩增長”政策支持下,中國經濟去年四季度開始觸底回升,并將這一回暖之勢延續至今。不過,今年前兩個月宏觀經濟數據表現差強人意,出口強勁但進口很弱,投資回升但消費回落,工業生產增速低于預期,這些數據說明中國經濟處于非均衡的弱復蘇態勢,回升勢頭仍需進一步鞏固。
數據還顯示,投入和產出價格指數雙雙降至50下方,部分反映原料庫存水平可能仍偏高,而需求偏弱。盡管2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3.2%,創下10個月的高位,但屈宏斌分析認為,結合近期食品價格走勢來看,3月CPI可能回落至2.5%甚至更低。市場普遍認為,今年通脹將會溫和上升,全年通脹水平可控。
經濟復蘇之勢仍需要進一步鞏固,而通脹短期內不構成太大威脅,這決定了在政策面目前不必有太大改變。屈宏斌指出,目前來看,貨幣政策應介于偏寬松到中性之間,不會全面收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