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印度《經濟時報》日前消息,由于印度經濟狀況不佳,車市出現下行趨勢,標致雪鐵龍等全球制造商和奇瑞等中國車企均擱置或取消了在印投資計劃。
投資或轉入中國、巴西、俄羅斯
《經濟時報》稱,印度車市競爭過于激烈,對價格極其敏感,不少車企旗下缺乏適合在當地市場競爭的產品,因而考慮將投資目的地轉至其他新興市場,例如中國、巴西、俄羅斯和阿根廷等。
根據印度汽車制造商協會(SIAM)數據,今年2月份印度乘用車銷量較去年同期驟跌25.7%至158,513輛,遭遇12年以來最大跌幅。商用車銷量為68,388輛,在去年同期76,891輛的基礎上下滑11.1%。主要原因是持續高企的油價與利率以及整體宏觀經濟因素都對消費者情緒產生了負面影響。
標致雪鐵龍集團旗下雪鐵龍品牌原計劃在印度古吉拉特邦Sanand地區投資450億盧比(約合8.2億美元)建立新廠,并將于2014年起投入運營。如今該公司已將印度從其全球建廠規劃部署中暫時移除,該規劃包括將在阿根廷以及俄羅斯投資建廠。
標致品牌曾于2011年2月宣布重新進軍印度市場,但由于去年在印度銷量不佳,公司表示將重新斟酌在印度投資計劃。
馬來西亞寶騰汽車原先與印度英雄集團談判合作,考慮建立合資子公司。但當前在印度也面臨窘迫困境。一位前寶騰總監BVR Subbu將印度市場地位置于其他國家之后:“印度當然在我們的投資考慮中,不過排在中國和伊朗之后。”
韓國現代汽車集團旗下起亞汽車表示,目前的印度車市看不到任何可盈利的跡象。一名高管宣稱:“很難找到一款適合印度汽車市場的車型。即便找到了,我們也不想與現代汽車搶奪市場份額。”
咨詢公司Frost&Sullivan總經理VG Ramakrishnan指出:“印度汽車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前所未有,該地區汽車品牌過多,想在該地區大量占取市場份額并不現實。”
奇瑞等中國車企放緩計劃
奇瑞等中國車企曾經數次試圖進軍印度市場,但目前均未獲得較大進展,并且投資計劃可能放緩。
一名知情人士表示:“中國汽車市場汽油動力車占據主導,這樣導致中國車企向印度市場投放適宜的產品格外艱難。”2012年印度汽車銷量中,小型車占據60%的份額,而其中柴油車的比例為25%-30%。中國車企以生產汽油車為主,與印度對柴油車需求較高的情況背道而馳,難以找到適合印度市場的車型。
部分中國車企高管表示:“我們一直存在進入印度車市的意向,并在醞釀規劃。不過目前尚未確定時間表。”
奇瑞汽車同捷豹路虎建立了合資子公司,后者隸屬于印度塔塔,業內認為奇瑞可能最終通過捷豹路虎曲線進入印度市場。
投資或轉入中國、巴西、俄羅斯
《經濟時報》稱,印度車市競爭過于激烈,對價格極其敏感,不少車企旗下缺乏適合在當地市場競爭的產品,因而考慮將投資目的地轉至其他新興市場,例如中國、巴西、俄羅斯和阿根廷等。
根據印度汽車制造商協會(SIAM)數據,今年2月份印度乘用車銷量較去年同期驟跌25.7%至158,513輛,遭遇12年以來最大跌幅。商用車銷量為68,388輛,在去年同期76,891輛的基礎上下滑11.1%。主要原因是持續高企的油價與利率以及整體宏觀經濟因素都對消費者情緒產生了負面影響。
標致雪鐵龍集團旗下雪鐵龍品牌原計劃在印度古吉拉特邦Sanand地區投資450億盧比(約合8.2億美元)建立新廠,并將于2014年起投入運營。如今該公司已將印度從其全球建廠規劃部署中暫時移除,該規劃包括將在阿根廷以及俄羅斯投資建廠。
標致品牌曾于2011年2月宣布重新進軍印度市場,但由于去年在印度銷量不佳,公司表示將重新斟酌在印度投資計劃。
馬來西亞寶騰汽車原先與印度英雄集團談判合作,考慮建立合資子公司。但當前在印度也面臨窘迫困境。一位前寶騰總監BVR Subbu將印度市場地位置于其他國家之后:“印度當然在我們的投資考慮中,不過排在中國和伊朗之后。”
韓國現代汽車集團旗下起亞汽車表示,目前的印度車市看不到任何可盈利的跡象。一名高管宣稱:“很難找到一款適合印度汽車市場的車型。即便找到了,我們也不想與現代汽車搶奪市場份額。”
咨詢公司Frost&Sullivan總經理VG Ramakrishnan指出:“印度汽車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前所未有,該地區汽車品牌過多,想在該地區大量占取市場份額并不現實。”
奇瑞等中國車企放緩計劃
奇瑞等中國車企曾經數次試圖進軍印度市場,但目前均未獲得較大進展,并且投資計劃可能放緩。
一名知情人士表示:“中國汽車市場汽油動力車占據主導,這樣導致中國車企向印度市場投放適宜的產品格外艱難。”2012年印度汽車銷量中,小型車占據60%的份額,而其中柴油車的比例為25%-30%。中國車企以生產汽油車為主,與印度對柴油車需求較高的情況背道而馳,難以找到適合印度市場的車型。
部分中國車企高管表示:“我們一直存在進入印度車市的意向,并在醞釀規劃。不過目前尚未確定時間表。”
奇瑞汽車同捷豹路虎建立了合資子公司,后者隸屬于印度塔塔,業內認為奇瑞可能最終通過捷豹路虎曲線進入印度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