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世界經濟呈現"三速"運行之勢?發達經濟體在重負債?低增長?高失業和超寬松貨幣政策的所謂"新常態"下步履蹣跚,美國經濟溫和增長,歐元區和日本二度衰退?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經濟受外部環境拖累增速放緩?
為應對危機和減債壓力,發達經濟體紛紛祭出量化寬松之策,外溢效應波及全球?
展望2013年,世界經濟增速預計略有提升,但面臨重重挑戰?在結構性危機重壓之下,各主要經濟體如何在變革中抉擇,考驗著決策者的智慧?
現實:債務重壓 全球減速
在2012年的世界經濟全景圖中,各主要指標皆指向動能減弱的區間?大選政治?中東亂局?中日關系緊張等地緣政治問題也都折射為世界經濟的變量?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報告預計,2012年世界經濟增速放緩至3.3%,低于2011年的3.8%;全球貿易總額增幅預計下降為3.2%,低于前兩年的12.6%和5.8%;大宗商品交易額預計全年微增2.1%,遠低于2010年的27.9%和2011年的31.6%?
債務頑疾之下,歐元區和日本雙雙二次衰退?歐元區債務危機此起彼伏?"希臘退出"的風聲未平,西班牙申請主權救助的警報又響?歐元區失業率今年10月份創下11.7%的歷史新高,25歲以下年輕人失業率高達23.9%?已延續三年的歐債危機從金融危機發展到社會危機再到政治危機,在2012年繼續考驗市場的神經?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日前發布報告指出,歐元區危機"仍是全球經濟的最大威脅"?
日本經濟在外貿環境惡化和與中國關系緊張的影響下,今年第二季度起再陷衰退?由于過去22年疲軟的經濟增長和高企的失業率,日本現在累積的政府債務已經高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30%?
在發達經濟陣營,美國經濟仍是相對的亮點?盡管有"財政懸崖"糾纏,美國經濟在宏觀政策的刺激下,至少在技術層面持續復蘇?IMF預計美國經濟2012年增長2.2%,高于去年的1.8%?失業率從年初的8.3%降至11月份的7.7%,為2008年12月以來最低;泡沫破滅后一直處于調整狀態的房地產市場也顯現回暖跡象,量?價指標持續改善?
受外部拖累和內部調整影響,新興經濟體今年整體減速?IMF預計,2012年,包括中國?俄羅斯?印度?南非和巴西在內的主要新興經濟體整體增速將降至5.3%,低于2011年的6.3%?
對策:寬松當道 改革難行
IMF經濟學家孫濤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以"動蕩?飲鴆止渴和改革艱難"來形容一年來的世界經濟?在美國學者伊曼紐爾·沃勒斯坦看來,世界經濟仍處于結構性危機之中?
結構性危機需要結構性對策,然而,受制于各國和地區的短期政治利益,結構性改革很難推行?與前幾年的大規模財政刺激相比,2012年發達經濟的財政空間更加窘迫,因此,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被宏觀決策者用作最大利器,埋下了貨幣貶值和通脹加劇的風險?
9月份,歐洲中央銀行宣布無限制購買發生債務危機國家的政府債,這一"不封頂"的量化寬松政策在發達經濟體引發共振?美聯儲同月宣布第三輪量化寬松(QE3),日本央行也緊隨其后?QE3推出不到一個季度,美聯儲又于12月12日宣布被市場所稱的QE4?而將出任日本新首相的安倍晉三日前表態將繼續開動印鈔機,并表示有意提高通脹目標?
除了貨幣政策,2012年歐洲在應對危機的一體化機制建設上有了明顯進展?10月,歐元區永久性救助機制——歐洲穩定機制(ESM)正式生效?12月的歐盟峰會期間,歐元區財長批準統一銀行監管,為歐元區建立銀行聯盟邁出關鍵一步?
在外部環境惡化的情況下,各主要新興經濟體努力實施轉型?近年來,中國政府一直把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作為經濟工作的重要內容,在新興經濟體乃至整個世界經濟中起到"穩定器"作用?俄羅斯在"普京新政"戰略指引之下推進經濟增長方式轉型,實施刺激內需政策,加強經濟多元化發展,加快私有化步伐?巴西在第四季度繼續為經濟"踩油門",期望通過組合拳式的刺激經濟政策為經濟增長注入動力?印度也力圖通過改革拓展增長點?
一年來,各主要經濟體還在二十國集團(G20)等國際平臺上,為IMF注資,加固全球金融防火墻,合作應對危機做出努力?
展望:延續大勢 或有波瀾
即將到來的一年,世界經濟預計將延續"三速"復蘇,美國增速約與今年持平,歐債問題還會不時為全球投下陰霾,新興經濟體繼續保持增長優勢?從歷史視角來看,2013年仍是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前長達20余年"大穩定"后的大調整進程中的一個節點?
IMF總裁拉加德12月16日表示,2013年發達經濟會略好于2012年,增速預計從2012年的1.3%增至1.6%,全球增速預計在3.6%,新興經濟和發展中經濟體增速在5.6%?
孫濤認為,2013年會比2012年略有復蘇,但挑戰在于"如果不盡早推進結構改革,如財政?收入分配和利益格局調整,過度的貨幣擴張遲早會導致全球通脹危機"?
世界銀行前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不久前指出,全球經濟大衰退可能會造成全球經濟在5年?10年甚至更長時間的"新常態",表現為經濟增長疲軟?失業率高?政府債務不斷積累?靠寬松的貨幣政策給不斷增高的政府債務埋單?
盡管世界經濟前景并不樂觀,但2013年也有一些方面值得期待?
發達經濟體因債務纏身的"集體失落"對于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意味著持續快速發展的戰略機遇期?林毅夫強調,新興經濟和發展中國家應充分按照比較優勢,利用"后發優勢",邁向"通往繁榮之路"?而由金磚國家引導的推動世界經濟和金融秩序變革的努力,也有望在2013年書寫新的一筆?
為應對危機和減債壓力,發達經濟體紛紛祭出量化寬松之策,外溢效應波及全球?
展望2013年,世界經濟增速預計略有提升,但面臨重重挑戰?在結構性危機重壓之下,各主要經濟體如何在變革中抉擇,考驗著決策者的智慧?
現實:債務重壓 全球減速
在2012年的世界經濟全景圖中,各主要指標皆指向動能減弱的區間?大選政治?中東亂局?中日關系緊張等地緣政治問題也都折射為世界經濟的變量?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報告預計,2012年世界經濟增速放緩至3.3%,低于2011年的3.8%;全球貿易總額增幅預計下降為3.2%,低于前兩年的12.6%和5.8%;大宗商品交易額預計全年微增2.1%,遠低于2010年的27.9%和2011年的31.6%?
債務頑疾之下,歐元區和日本雙雙二次衰退?歐元區債務危機此起彼伏?"希臘退出"的風聲未平,西班牙申請主權救助的警報又響?歐元區失業率今年10月份創下11.7%的歷史新高,25歲以下年輕人失業率高達23.9%?已延續三年的歐債危機從金融危機發展到社會危機再到政治危機,在2012年繼續考驗市場的神經?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日前發布報告指出,歐元區危機"仍是全球經濟的最大威脅"?
日本經濟在外貿環境惡化和與中國關系緊張的影響下,今年第二季度起再陷衰退?由于過去22年疲軟的經濟增長和高企的失業率,日本現在累積的政府債務已經高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30%?
在發達經濟陣營,美國經濟仍是相對的亮點?盡管有"財政懸崖"糾纏,美國經濟在宏觀政策的刺激下,至少在技術層面持續復蘇?IMF預計美國經濟2012年增長2.2%,高于去年的1.8%?失業率從年初的8.3%降至11月份的7.7%,為2008年12月以來最低;泡沫破滅后一直處于調整狀態的房地產市場也顯現回暖跡象,量?價指標持續改善?
受外部拖累和內部調整影響,新興經濟體今年整體減速?IMF預計,2012年,包括中國?俄羅斯?印度?南非和巴西在內的主要新興經濟體整體增速將降至5.3%,低于2011年的6.3%?
對策:寬松當道 改革難行
IMF經濟學家孫濤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以"動蕩?飲鴆止渴和改革艱難"來形容一年來的世界經濟?在美國學者伊曼紐爾·沃勒斯坦看來,世界經濟仍處于結構性危機之中?
結構性危機需要結構性對策,然而,受制于各國和地區的短期政治利益,結構性改革很難推行?與前幾年的大規模財政刺激相比,2012年發達經濟的財政空間更加窘迫,因此,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被宏觀決策者用作最大利器,埋下了貨幣貶值和通脹加劇的風險?
9月份,歐洲中央銀行宣布無限制購買發生債務危機國家的政府債,這一"不封頂"的量化寬松政策在發達經濟體引發共振?美聯儲同月宣布第三輪量化寬松(QE3),日本央行也緊隨其后?QE3推出不到一個季度,美聯儲又于12月12日宣布被市場所稱的QE4?而將出任日本新首相的安倍晉三日前表態將繼續開動印鈔機,并表示有意提高通脹目標?
除了貨幣政策,2012年歐洲在應對危機的一體化機制建設上有了明顯進展?10月,歐元區永久性救助機制——歐洲穩定機制(ESM)正式生效?12月的歐盟峰會期間,歐元區財長批準統一銀行監管,為歐元區建立銀行聯盟邁出關鍵一步?
在外部環境惡化的情況下,各主要新興經濟體努力實施轉型?近年來,中國政府一直把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作為經濟工作的重要內容,在新興經濟體乃至整個世界經濟中起到"穩定器"作用?俄羅斯在"普京新政"戰略指引之下推進經濟增長方式轉型,實施刺激內需政策,加強經濟多元化發展,加快私有化步伐?巴西在第四季度繼續為經濟"踩油門",期望通過組合拳式的刺激經濟政策為經濟增長注入動力?印度也力圖通過改革拓展增長點?
一年來,各主要經濟體還在二十國集團(G20)等國際平臺上,為IMF注資,加固全球金融防火墻,合作應對危機做出努力?
展望:延續大勢 或有波瀾
即將到來的一年,世界經濟預計將延續"三速"復蘇,美國增速約與今年持平,歐債問題還會不時為全球投下陰霾,新興經濟體繼續保持增長優勢?從歷史視角來看,2013年仍是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前長達20余年"大穩定"后的大調整進程中的一個節點?
IMF總裁拉加德12月16日表示,2013年發達經濟會略好于2012年,增速預計從2012年的1.3%增至1.6%,全球增速預計在3.6%,新興經濟和發展中經濟體增速在5.6%?
孫濤認為,2013年會比2012年略有復蘇,但挑戰在于"如果不盡早推進結構改革,如財政?收入分配和利益格局調整,過度的貨幣擴張遲早會導致全球通脹危機"?
世界銀行前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不久前指出,全球經濟大衰退可能會造成全球經濟在5年?10年甚至更長時間的"新常態",表現為經濟增長疲軟?失業率高?政府債務不斷積累?靠寬松的貨幣政策給不斷增高的政府債務埋單?
盡管世界經濟前景并不樂觀,但2013年也有一些方面值得期待?
發達經濟體因債務纏身的"集體失落"對于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意味著持續快速發展的戰略機遇期?林毅夫強調,新興經濟和發展中國家應充分按照比較優勢,利用"后發優勢",邁向"通往繁榮之路"?而由金磚國家引導的推動世界經濟和金融秩序變革的努力,也有望在2013年書寫新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