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時間以來,投資者因美國財政懸崖的日益臨近而惶恐不安。但經過密集磋商,近日兩黨終于在財政懸崖問題上取得了突破,避免財政懸崖的協議終于即將浮出水面。受此積極消息提振,美股周一創出近一個月的最大漲幅。
就在市場上積極情緒開始蔓延時,美國國債規模的總量又吸引了投資者的眼球。截至12月18日,美國國債鐘顯示美國國債規模已經超過GDP總量達到16.38萬億美元,目前聯邦政府距離債務上限16.4萬億美元只有2000億美元的空間,而據相關機構的預測,這2000億美元的空間將在年底達到,屆時債務上限問題將再次挑動市場緊張的神經。
美國財政懸崖將解
據多家外國媒體報道,周一美國總統奧巴馬和共和黨人、眾議院議長博納分別在減稅和減少政府支出這兩個關鍵議題上作出讓步,向著最終避免財政懸崖爆發邁出了關鍵的一步。
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征稅和減少政府支出方面最新的提議是,“將年收入過40萬美元的國民稅率上調至克林頓總統執政時期水平,增稅規模1.2萬億美元。削減開支幅度又增加2000億美元,規模達到1.22萬億美元。”
路透消息源評論稱,奧巴馬最新的財政懸崖方案是個“好提議”,顯示出總統已經在開支與收入兩方面至少達到共和黨人一半的要求。
盡管這距離博納上周五提出的“向百萬富翁增稅在內增稅1萬億美元,削減開支增加1萬億美元”的提議仍有一定距離,但表明雙方立場趨近,博納周五的提議已經在其原來堅決反對對富人增稅的立場上有了很大轉變。
博納的發言人表示:“美國總統奧巴馬的最新提議方案已令財政懸崖朝著正確方向邁出了一步。但未來10年總計1.3萬億美元的增稅計劃和9000億美元的削減開支計劃仍然沒能達到平衡預算的宗旨。”
債務上限問題再次凸顯
財政懸崖問題中最緊要的是稅收和財政支出問題,與其緊密相關的就是不斷增長的債務以及由此產生的債務上限問題。
截至記者發稿時,美國國債鐘顯示的國債規模為16.38萬億美元,距離16.4萬億的債務上限僅不到2000億美元,而據相關機構的預測,這2000億美元的空間將在年底達到,屆時債務上限問題將再次挑動市場緊張的神經。
根據美國憲法,一旦美國觸及債務上限,美國財政部將停止發行新國債,開始一系列技術操作以留出足夠的錢來履行債務,但是這最多只能讓政府支撐6~10個月,也就是說,如果債務上限不能進一步上調,美國可能出現違約。
而隨之而來的可能是評級機構對美國信用評級下調的壓力。上周,就有一美國最頂尖的對沖基金人士表示,美國真正的風險在于由于其債務上限可能會導致的信用評級下調。
但也有分析人士認為,盡管美國國債規模創出新高,由于美聯儲的四輪量化寬松政策,美國新增國債中的90%會被聯儲吸納,不會引發類似歐洲的主權債務危機。
“即便美國債務規模已經超過了16萬億,但國債以及其他以美元計價的固定收益債券仍然會供不應求,因為聯儲將吸收90%的新增債券。”摩根大通在其研報中提到。
美聯儲在12月的議息會議中宣布實行新一輪量化寬松政策,堅持每月購買450億美元的長期國債,以此進一步壓低長期融資成本。
“包括一些國家的央行以及金融機構在巴塞爾Ⅲ即將實施的背景下正在全球范圍內尋求高資質資產,美國國債自然受到追捧。”哥倫比亞管理資產咨詢公司的分析師表示。
的確如此,根據12月18日美國財政部公布的月度資本流動報告,海外居民10月份整體繼續增持美國長期國債,其中凈買入284億美元,其中海外私有部門投資者凈購入223億美元,海外官方機構持有者凈增持62億美元。
而中國10月份繼續增持美國國債79億美元至1.16萬億美元,約占到美國總國債規模10%,繼續穩居美國頭號債權國。
就在市場上積極情緒開始蔓延時,美國國債規模的總量又吸引了投資者的眼球。截至12月18日,美國國債鐘顯示美國國債規模已經超過GDP總量達到16.38萬億美元,目前聯邦政府距離債務上限16.4萬億美元只有2000億美元的空間,而據相關機構的預測,這2000億美元的空間將在年底達到,屆時債務上限問題將再次挑動市場緊張的神經。
美國財政懸崖將解
據多家外國媒體報道,周一美國總統奧巴馬和共和黨人、眾議院議長博納分別在減稅和減少政府支出這兩個關鍵議題上作出讓步,向著最終避免財政懸崖爆發邁出了關鍵的一步。
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征稅和減少政府支出方面最新的提議是,“將年收入過40萬美元的國民稅率上調至克林頓總統執政時期水平,增稅規模1.2萬億美元。削減開支幅度又增加2000億美元,規模達到1.22萬億美元。”
路透消息源評論稱,奧巴馬最新的財政懸崖方案是個“好提議”,顯示出總統已經在開支與收入兩方面至少達到共和黨人一半的要求。
盡管這距離博納上周五提出的“向百萬富翁增稅在內增稅1萬億美元,削減開支增加1萬億美元”的提議仍有一定距離,但表明雙方立場趨近,博納周五的提議已經在其原來堅決反對對富人增稅的立場上有了很大轉變。
博納的發言人表示:“美國總統奧巴馬的最新提議方案已令財政懸崖朝著正確方向邁出了一步。但未來10年總計1.3萬億美元的增稅計劃和9000億美元的削減開支計劃仍然沒能達到平衡預算的宗旨。”
債務上限問題再次凸顯
財政懸崖問題中最緊要的是稅收和財政支出問題,與其緊密相關的就是不斷增長的債務以及由此產生的債務上限問題。
截至記者發稿時,美國國債鐘顯示的國債規模為16.38萬億美元,距離16.4萬億的債務上限僅不到2000億美元,而據相關機構的預測,這2000億美元的空間將在年底達到,屆時債務上限問題將再次挑動市場緊張的神經。
根據美國憲法,一旦美國觸及債務上限,美國財政部將停止發行新國債,開始一系列技術操作以留出足夠的錢來履行債務,但是這最多只能讓政府支撐6~10個月,也就是說,如果債務上限不能進一步上調,美國可能出現違約。
而隨之而來的可能是評級機構對美國信用評級下調的壓力。上周,就有一美國最頂尖的對沖基金人士表示,美國真正的風險在于由于其債務上限可能會導致的信用評級下調。
但也有分析人士認為,盡管美國國債規模創出新高,由于美聯儲的四輪量化寬松政策,美國新增國債中的90%會被聯儲吸納,不會引發類似歐洲的主權債務危機。
“即便美國債務規模已經超過了16萬億,但國債以及其他以美元計價的固定收益債券仍然會供不應求,因為聯儲將吸收90%的新增債券。”摩根大通在其研報中提到。
美聯儲在12月的議息會議中宣布實行新一輪量化寬松政策,堅持每月購買450億美元的長期國債,以此進一步壓低長期融資成本。
“包括一些國家的央行以及金融機構在巴塞爾Ⅲ即將實施的背景下正在全球范圍內尋求高資質資產,美國國債自然受到追捧。”哥倫比亞管理資產咨詢公司的分析師表示。
的確如此,根據12月18日美國財政部公布的月度資本流動報告,海外居民10月份整體繼續增持美國長期國債,其中凈買入284億美元,其中海外私有部門投資者凈購入223億美元,海外官方機構持有者凈增持62億美元。
而中國10月份繼續增持美國國債79億美元至1.16萬億美元,約占到美國總國債規模10%,繼續穩居美國頭號債權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