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2012年財新峰會上發表演講時表示,中國處于轉軌經濟中,企業及地方政府財務軟約束長期存在,中國經濟始終有過熱的沖動,所以政策要始終保持對通脹的關注。
周小川稱,總體來講中國經濟在轉軌過程中還是普遍存在“過熱沖動”,需要始終強調防范通脹。亞洲金融風波之后,當時對中國經濟的分析是“通脹通縮一線間”,既可能有通脹也有可能是通縮。因為2010年和2011年有輕微的通縮。央行在這方面積累的經驗和當時的認識,是認為中國經濟有轉軌特征,容易傾向于經濟過熱。通脹始終是比較大的風險,始終放在突出的位置來加以針對。
周小川同時表示,除了始終關注通脹,保持低通脹目標外,中國貨幣政策還采取了多目標制。第一保持低通脹,第二是推動經濟合理增長,第三是保持較為充分的就業,第四維護國際收支平衡。如果央行只關注維持低通脹,就有可能往往對任何價格改革造成的推動持抵觸態度,這樣會使央行陷入一個尷尬的局面。
周小川此番表態引起了市場人士的高度關注。自今年7月份降息后,央行并未進一步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和利率。而最新公布的四季度首月(10月)經濟數據顯示,出口好轉,PMI數據出現溫和回升,經濟復蘇的跡象已較為明顯。隨著10月份公布的數據好轉,對未來貨幣政策的預期進一步明朗。市場對此解讀稱,本輪通脹周期底部或已形成,未來通脹預計溫和上行,但整體仍將平穩可控,為貨幣政策調整預留空間。“我們認為,中國人民銀行的貨幣政策或許已經到達了一個周期性拐點,正在從過去幾個月的適度寬松,在未來幾個月轉向一定程度的中性,并且特別注重維持穩定的流動性。”巴克萊資本在近日一份研報中這樣表示。不過,對于央行的貨幣政策是否出現了拐點,更多國內機構則認為,央行將在未來一段時間或延續此前的貨幣政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