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汽車新聞網報道,歐盟委員會副主席兼負責工業事務的委員安東尼奧-塔賈尼(Antonio Tajani)日前表示,將致力于采取措施來幫助歐洲境況不佳的汽車制造商。然而,一些批評人士指出,該戰略恐缺乏“物質基礎”將難以實現。
據報道,塔賈尼許諾將解決汽車行業的困難,并且會以一種“緊迫且協調的方式”對該行業進行重組。屆時,他將召集行業領袖、工人代表以及高層政客來協商解決諸如產能過剩,投資新技術以及國家資助政策等相關問題。
塔賈尼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該計劃標志著歐洲委員會針對新的產業革命出臺政策的初步成果。該舉措旨在保證歐洲汽車產業以一種安全環保的方式向前發展。然而,到目前為止尚不清楚歐洲機構能對歐盟汽車產業的振興以及創新會投資多少。
據悉,歐盟2014年至2020年預算草案已經劃撥了800億歐元(約合1020億美元)的研發基金,其中有77億歐元是用于改善交通。
歐盟委員會還計劃從歐洲社會基金中拿出另一部分資金用于技能與培訓項目,以及提升汽車的環保性能,降低排放與能源消耗。
另外,歐盟之前曾擬定草案規定出售至歐洲的新車的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應在2020年降至每千米95克,但歐盟委員會的計劃未涉及到落實該目標的具體措施。歐洲綠色交通組織T&E車輛項目經理格雷格(Greg Archer)表示,“歐盟的計劃對智能調節的益處沒有作過多的強調。”
歐洲汽車產業內部對實現碳排放量每千米95克的目標也存在著不同的意見。
歐洲鋁業協會(EAA)希望輕質鋁能夠更為廣泛地被應用于相關產業,以便實現歐盟委員會制定碳平均排放量目標。
戴姆勒環境、能源以及交通運輸政策高級經理哈特穆特-鮑爾(Hartmut Baur)表示,“歐盟委員會總體上是對制造產業持支持態度,但其機構內部也存在著多種的意見。當前面臨一些法律有時候是自相矛盾的,而且有著對汽車產業有著負面的影響。”
戴姆勒還表示,“將碳排放量降至每千米95克的目標設定在2020年還為時過早。我們應首先評估電動汽車能帶來什么樣的影響,應該設置2025年碳排放量目標而不是2016年或2017年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