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新增貸款數量低于預期,但在存款有效放大的支持下,9月份貨幣供應速度明顯提升。據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末,廣義貨幣余額94.37萬億元,同比增長14.8%,分別比8月末和上年末高1.3個和1.2個百分點 ;狹義貨幣余額28.68萬億元,同比增長7.3%,比8月末高2.8個百分點,比上年末低0.6個百分點。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鄂永健分析說,M2增速加快主要受節前企業將活期存款轉為短期定期存款的影響,而M1增速加快則是因為基數影響,去年同期M1大幅減少了6200億元。
9月份M2和M1增速都創下了年內新高,二者的剪刀差環比有所縮小,說明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正在好轉。央行副行長易綱日前表示,目前16%的人民幣貸款增幅“穩健”,14%的M2增長目標有可能實現。
不僅貨幣供應量增速較快,此前公布的社會融資總量也顯示資金環境尚可。9月份,社會融資規模為1.65萬億元,分別比8月份和上年同期多4041億元和1.22萬億元,其中貢獻較大的是信托貸款和企業債券凈融資。
應該是考慮到整個社會的資金環境沒有過度緊張,央行近期沒有使用力度較大的貨幣寬松工具,主要通過逆回購操作調控市場流動性,而且,央行在三季度末繼續向商業銀行重申信貸額度控制問題。
三季度,中國外匯儲備停止下降。三季度末,外匯儲備余額為3.29萬億美元,較二季度末數據有小幅增長。外匯儲備止跌企穩,對于緩解因為資金流出帶來的流動性減少問題會有幫助。
經濟運行數據方面也有好消息傳來,9月份出口同比增長9.9%,超出市場預期的5.5%。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劉利剛(財苑)認為,9月份出口出現反彈,加上中國官方開始加快上馬一系列投資項目,預示著在未來幾個季度內,中國經濟可能出現較為溫和的反彈。
鄂永健說,盡管物價漲幅有所回落,但明年物價可能進入新一輪上升周期,美國第三輪量化寬松政策對我國的輸入型通脹壓力更不容忽視。在此復雜局面下,預計年內貨幣政策仍會維持穩健基調,操作上以保持流動性合理適度、避免市場利率過高為主要目標,進一步放松則較為謹慎。
另據央行公布數據,9月份人民幣存款增加1.65萬億元,同比多增9212億元。前三季度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累計發生2.05萬億元,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業務累計發生176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