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央行首次對公開市場一級交易商開展28天期逆回購的詢量。這意味著,除了7天和14天逆回購外,公開市場有望新添目前最長期限的逆回購品種。
但記者從銀行交易員處了解到,由于28天期限品種并不跨越9月底這一季末特殊時點,因此昨日市場對該期限品種的需求并不多,但央行此舉卻向市場傳遞出一種信號,即央行意欲在完善各期限品種逆回購的同時,進一步通過公開市場打造市場基準利率體系。
以往公開市場工具中,只有28天期正回購,逆回購的品種主要為7天和14天,而逆回購的用途也主要為短期資金面緊張紓困,盡管公開市場常有詢而不發的先例,但若逆回購周四“出山”,市場分析指出原因有二。一方面,臨近9月底的季末資金緊張時點,在目前市場對長期資金需求漸多之時,28天逆回購可投放更長期限資金,減輕機構的季末資金壓力。
另一方面,由于逆回購已常態化,且其利率的市場風向標作用愈發明顯,期限與市場資金利率較為匹配,28天期逆回購可與7天、14天逆回購利率一起,構建一個更為完善的市場基準利率體系。
近日,在央行研究局局長張健華等人出版的新書《利率市場化的全球經驗》中稱,將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初步考慮是逐步實現政策利率由存貸款基準利率向公開市場操作利率轉化。
該報告稱,我國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初步考慮是,確立央行公開市場操作目標利率,通過逐步擴大貸款利率下浮幅度和存款利率上浮幅度,尋找均衡利率水平,逐步實現政策利率由存貸款基準利率向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利率轉化。
從目前市場資金面來看,在央行“滾雪球”式的逆回購操作下,市場資金緊張狀況已大幅緩解。昨日銀行間市場繼續寬松,各期限供給充裕。其中,隔夜品種利率下跌了10個基點,7天品種則受開市價3.60%的影響,利率最后穩定在3.52%附近,雖較昨日高出40個基點,但成交量卻也有所減少。
周四,公開市場將有1000億逆回購到期,但可用于對沖的正回購量僅為300億,仍有700億資金缺口,因此,預計今日央行仍將開展大量逆回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