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輪胎出口工作克服了世界經濟持續低迷、人民幣對美元7年升值近三成、輪胎市場需求不旺和美國輪胎特保案,以及多個國家的雙反貿易摩擦、技術壁壘等不利因素,堅持鞏固老市場和開拓新市場的戰略,不斷提高輪胎質量和產品檔次,開發新品輪胎投放市場,同時進一步加強售后技術服務,使得代理商和客戶滿意。由于戰斗在輪胎出口貿易第一線的企業領導和外銷人員的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打拼,取得了較好業績。但我國輪胎出口面臨五大問題:
1、輪胎出口秩序比較亂,產品質量良莠不齊。現在是既有輪胎制造企業自行出口,又有貿易公司做輪胎出口生意,有的單位不按國際貿易游戲規則辦事,惡意競爭,有的沒有做到物有所值、優質優價,既影響我國輪胎在國際市場上的聲譽,又容易引起別人說你傾銷。匯編資料中有出口輪胎平均單價排序,如雙錢、米其林、倍耐力、金宇、江蘇韓泰、森泰達排在最前面。
2、有的輪胎出口被國外檢測不合格,主要是使用了不合格的原材料。如2011年4月至9月,歐洲輪胎和橡膠制造商協會對出口到歐盟地區的輪胎進行兩輪樣本采集,對輪胎中多環芳烴油的含量進行測試,10月17日公布了測試結果,被認定不合格的有9種品牌的輪胎,其中中國就占8種(另一種是泰國)。乘用輪胎有3家內資企業,4個規格的品牌不合格;卡車輪胎有3家內資企業、1家外資企業,4個規格品牌不合格。我們輪胎分會接到信息就立即與上述企業領導聯系,提出要高重視并認真研讀歐盟輪胎的相關新法規,尤其是禁止在輪胎中添加超標的多環芳烴油,要積極制定相關應對措施,完善質量控制體系,提高輪胎質量和環保性能。
3、在應對輪胎雙反貿易摩擦案件中,有的企業是涉案單位,也不報名參加行業無損害集體抗辯,只想搭順風船。這次哥倫比亞卡客車反傾銷案件涉案企業35家,只有16家企業報名參加行業無損害抗辯應訴。值得表揚的是許多內資和外資大輪胎企業積極參加應訴工作,特別是杭州中策逢案必打,決不放棄市場。
4、宣傳品牌力度不夠,有些輪胎在國內市場有較高的品牌知名度,但在國際市場卻沒有什么名氣。
5、輪胎出口貿易摩擦案件不斷增多,輪胎分會整理了《近年外國對中國輪胎發起反傾銷、反補貼調查以及輪胎特保案例匯總》,從這些案例發生的情況分析看,既有外部原因,也有我們自身的原因,有的是出口輪胎檔次不高,有的是沒有做到物有所值。
針對以上問題,我國可采取以下措施防止問題的發生。
1、要千方百計做好輪胎出口工作,確保外銷穩定增長。2011年全國輪胎出口1.93億條,比2010年的1.86億條增長3.8%,今年能不能實現輪胎出口增長4%的目標,關鍵看后4個月的努力拼搏,同時為明年輪胎出口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2、要多出口高性能、高附加值、綠色環保、安全輪胎,并做到物有所值,避免和減少雙反等案件的發生。如果發生貿易摩擦,也沒有什么可怕的,只要涉案企業積極應訴,不搭順風船,體現行業應訴整體力量,官司就好打了。
3、要細分市場,根據不同國家和地區市場的需求,提供不同層次消費者所需要的輪胎,如下雪地區,需要雪地輪胎,沙漠地區,需要花紋深的輪胎。
4、輪胎制造企業生產高性能、綠色環保輪胎對原材料的要求越來越高,如天然膠、合成膠、橡膠助劑、炭黑(含白炭黑)、橡膠油和骨架材料等,應該是無毒、無害的綠色原材料,符合歐盟輪胎標簽法規的要求。現在風神輪胎公司等單位基本上全部使用綠色環保原材料。
5、要保護出口輪胎商標注冊權,如日本等國家有人專門對中國輪胎商標進行惡意搶注,使得輪胎出口受到影響。在日本,我國有2家輪胎企業自己注冊2個商標;被別人搶注輪胎商標的有9家企業共11個商標;還有7家28個商標自己尚未注冊,卻又被別人盯上了。
對于日本的2家公司專門惡意搶注中國輪胎商標的行為,中國橡膠工業協會非常重視,在去年11月29日給日本國特許廳去函進行交涉,并及時將情況通報給相關輪胎企業進行積極應對。今年7月12日,中日在北京舉行輪胎圓桌會議,會上我們向日本經濟產業省制造產業局宮本課長反映了上述情況,宮本表示關切。會后我們又將書面材料寄給宮本,希望日方制止搶注行為。同時,我們希望輪胎企業要高度重視這件事,與國外輪胎代理商或經銷商共同維護商標權。
6、向國家商務部建議,整頓出口貿易秩序,對出口產品質量差、信譽不佳的出口企業和出口貿易商,采取整改措施,直致取消外貿經營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