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隨著基建以及房地產投資的放緩,過去兩年商用車市場出現了持續的下滑現象。數據顯示,2011年,國內商用車銷售為403.27萬輛,同比下降6.31%,創下2000年以來商用車最大降幅;而今年至今商用車依然停留在負增長水平。
國內商用車企業的盈利能力本就不強,在市場井噴的時候還可以以量取勝,而在市場下滑時期,許多商用車企業便面臨經營困局。在商用車市場短期內回暖無望的情況下,一些商用車企業開始將其目光投向未來增長空間可期的乘用車市場。長城汽車算是國內較早進入乘用車市場的商用車企業,也是當下盈利能力最好的自主品牌之一。另外如江淮、江鈴、上汽通用五菱等車企也在積極探索著,雖仍以商用車為核心業務,但其推出的乘用車板塊作為戰略業務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但是,目前的市場已經與之前數年大不相同,一二線城市的乘用車市場已經趨向飽和,新進入者的市場開拓和品牌孕育都更加困難,市場對新進入者的產品和服務要求更高;商用車與乘用車在經營理念、渠道建設、售后服務等方面有著諸多不同,商用車企的管理套路顯然不能完全照搬到乘用車。如何更好的經營是擺在包括廈門金龍、中興汽車、北汽福田等在內計劃進入乘用車市場的商用車企業面前的一大考驗,能否成功,只能留待市場的進一步檢驗。
中興汽車
近期,中興汽車規劃多時的乘用車項目正在孕育成型。9月份,中興宜昌工廠將建成投產,并將下線第一輛緊湊型城市SUV,中興汽車所開辟皮卡之外的乘用車計劃正在破繭成蝶。
據悉,在北京車展前夕,中興汽車做了一次戰略發布會,這個本以生產皮卡著稱的汽車企業,宣布正式進軍乘用車生產領域。
根據中興汽車的乘用車戰略規劃,中興汽車宜昌基地一期項目投資13億元,目前正在進入設備安裝階段,預計9月建成投產,投產的車型以越野版與時尚版的C11系列城市型SUV車型為主。二期投資17億元,主要生產轎車類系列整車產品。整個項目全部建成后,可實現20輛的整車產能,將形成以宜昌基地為中心,布局中西部,發力華東區域,出口國際市場的發展格局。
中興汽車董事長肖偉表示,“都市方舟”汽車將是C平臺的第一款車,也是宜昌工廠生產的第一款產品。“都市方舟”是基于中興汽車越野車技術開發的一款應對城市路況的緊湊型車,中興將這款車型定位為“輕型車”,將有別于轎車與傳統SUV車型,其目標客戶主要是喜好郊游和運動的年輕人,該車有望今年第四季度上市,價格或在7-9萬元。
據了解,1949年成立之初的中興汽車,其前身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冀中飛行大隊軍械修理所。1958年,中興汽車制造出中國第一輛載重三輪車、第一輛四輪汽車。1976年,國內第一輛全金屬車身多功能越野車中興汽車誕生。80年代,中興汽車研制成功中國第一輛自主知識產權皮卡車,經過數十年的發展,中興汽車在該細分市場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所獲利潤頗為可觀,肖偉曾笑稱:“中興從來沒有像現在這么有錢。”
不差錢的中興汽車目前將正式涉足更大的蛋糕乘用車市場,面對競爭更加激烈的戰略深海,都市方舟肩負著巨大的使命,該車型未來的市場表現值得期待。
北汽福田
今年初,福田汽車高調對外宣布了“2020戰略”,其中提到2020年實現年產銷400萬輛,營業收入4000億元以上,進入世界汽車企業前六強,屆時乘用車將占據業務總量超過38%。2020年實現商用車全球第一、轎車國內第一。福田汽車總經理王金玉更是做出“做強商用車、突破乘用車、實現全球化”的戰略部署。2014年福田將真正切入轎車市場,首先推出的是中高級轎車,同時,未來也將推出一系列的大型SUV、MPV產品。
進入2012年,福田汽車在乘用車布局方面的大動作不斷,先后將原長城汽車副總裁、國內銷售部總經理賈亞權、原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江淮汽車”)乘用車公司副總經理、乘用車營銷公司總經理王朝云網羅至旗下,夯實其在乘用車業務上的管理團隊。
事實上,早在2000年,福田就開始了乘用車的規劃,并選擇了“風景”作為其進軍乘用車探索的“先頭部隊”。然而,這一款輕客上市并未給福田帶來理想的銷售業績,上市當年不足1000輛和次年全年3000輛的銷售量,讓福田汽車陷入了尷尬。
2007年,福田再次推出新一代產品——MP-X蒙派克,這一款市場定位為中高端MPV市場,為福田正式切入轎車市場做鋪墊。
2010年,福田盡管在市場上投放的MPV蒙派克、SUV傳奇以及小型車迷迪這三款車型總銷量僅為13551輛,但福田汽已經制定豐富的乘用車產品線。2011年6月,北京多功能汽車廠正式投入使用,主要生產蒙派克MP-X、拓陸者皮卡、SUV、CUV等多功能車產品,最大產能將達到36萬輛,預計銷售收入將超過300億元。
不過,與其他商用車的轉型一樣,作為商用車“老大”,福田的轉型之戰首先也面臨著生產資質的考驗。據悉,去年年初,福田汽車就已向商務部和發改委遞交轎車生產資質申請,但是至今還未獲得審批。目前,福田汽車在乘用車板塊方面的人才和產能儲備已經基本完成,目前就僅缺有關部門的審批“東風“,雖然當下的市場環境決定了福田汽車的“商轉乘”之路不一定會一路坦途,但福田汽車高層卻仍是信心滿滿,該公司黨委副書記、新聞發言人趙景光曾表示,10年前福田從農用車進軍商用車時也說過,要做商用車第一,當時沒人相信。但去年,福田已經實現全球第一了。2020年,福田乘用車做到第一不是不可能。
廈門金龍
盡管國資委多次強調乘用車行業產能過剩,盡管工信部、發改委已分別開始調查國產乘用車行業的產能情況,但國內的不少商用車甚至農用車生產商已經擠在了乘用車行業的門口,試圖擠進這個市場,客車界的“大佬”廈門金龍就是一個在乘用車市場門口徘徊的商用車企業。
早在數年前就有消息傳出,廈門金龍正在上轎車項目。2009年上半年,廈門金龍集團發布一份公告稱,審議通過子公司廈門金龍聯合公司投資13404萬元,利用原有輕客生產線混線生產A+轎車。自主開發排量為1.3~1.6升的A級轎車,并利用已建成的輕客生產線混線生產,銷往海外市場。
據悉,廈門金龍轎車是一款標準的經濟型A0級兩廂車,與東南三菱的產品相似,車型級別雖然不高卻配置了多連桿的獨立后懸架。外觀內飾等方面都遵循嚴格的傳統設計,甚至可以說與新一代時尚前衛的車型風格有些格格不入。該車將裝配一臺1.3L的自然吸氣發動機,目前只有手動檔車型版本。
從目前已經知道的配置情況來看,廈門金龍轎車將市場瞄準了入門級的家轎市場,其市場區間鎖定在新興的三、四線市場。也就是說,該車型將主要面向中國的廣大農村市場,為農民造轎車。作為新進入者,是廈門金龍轎車的發展規劃頗具遠瞻眼光,不言而喻,在一二線市場趨于飽和的情況下,新的品牌很難再這里在積累出廣泛的受眾,倒不如直接將目標市場鎖定在中國潛在巨大,市場遼闊的農村市場,如果價位合理,質量有保障,一輛3-5萬元的小車在未來有幾千萬輛甚至上億輛銷量預期的農村市場估計將會有不錯的市場表現。
陜汽集團
作為國內目前僅存的相對獨立的商用車企業,陜汽在近幾年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為了擺脫嚴重的重卡依賴,上汽集團近年加大力度推進旗下微車業務板塊——陜西通家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今年年初時候,在陜汽微車2012年營銷商務年會上傳出消息稱,陜汽通家年后即將推出SUV產品,該車型正在征集名稱。由于公布SUV規劃后,除了一些產品征名活動外,陜汽通家再無大動作發生,外界猜疑徒增,有消息稱,陜汽通家或在為廣東某企業貼牌生產SUV。對此,陜汽通家副總經理席勇曾表示,因為自主研發成本太大,周期太長,陜汽通家購買了廣東福迪的SUV技術平臺,通過技術改進和升級,然后推出自己的品牌。
據了解,廣東福迪是廣東佛山一家名不見經傳的民營汽車制造企業,整車生產以皮卡、SUV、SRV為主。有分析人士認為,選擇福迪這一層面的技術平臺,應該主要是出于成本的考慮,如果陜汽通家打算在SUV市場有所作為,技術升級將成為關鍵。
其實,陜汽之所以自年初之后便杳無音訊的主要原因還在于生產資質的缺失,陜汽通家目前仍未取得SUV車型的生產資質。席勇對此表示,現在正值SUV籌備上市的關鍵時期,8月份工信部會再派人來公司進行車型資質審核。據了解,目前,陜汽通家的SUV量產規劃已基本確定,2013年計劃生產3萬輛,價格大概定在9萬~15萬區間,百公里油耗9升~10升。
國內SUV市場經歷了近幾年的飛速發展已經初具規模,但相對與傳統轎而言,其市場十分有限,而且,該市場已經被現有合資和自主品牌車型牢牢把控,市場競爭十分激烈,價格戰時有發生,如陜汽這般新進入者要想成功突圍并非易事。
結語:中國車市仍然潛力巨大,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數年,如無意外發生,中國汽車工業仍將以正增長的速率穩步向前,特別是乘用車市場的發展還會呈現出較高的增速態勢。但在該細分市場的競爭必將更趨白熱化,商用車企要想在你死我活的市場上分得一杯羹,就必須提供更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一旦擠上中外車企拼弒硝煙正濃的乘用車這個獨木橋上,前途是光明還是迷茫在市場的檢驗下很快就會見真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