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立場軟化,表示人民幣兌一籃子貨幣略被低估,而非以往形容的明顯被低估。
IMF于年度評估報告中表示,經過數年升值后,人民幣終于達到平衡,IMF亞太部門副主任Markus Rodlauer指,認為人民幣匯率仍有一些升值空間,而升值幅度并非微不足道,未來幾年,人民幣有必要逐步升值。
不過,IMF亦警告,一旦投資突然放緩或經濟急劇放緩,將面對不良貸款增加的風險。
報告指,中國大大降低外部不平衡,但代價是投資主導成長模式,導致國內嚴重失衡,并將中國中期經常帳盈余占國內生產總值(GDP)比重預測,下調至4%至4.5%。
Rodlauer指,匯率問題只是恢復經濟平衡中,需改革的一部分,另外改革措施包括,更好的定價指導,更多金融投資選擇,以及從投資主導,轉為消費主導經濟的方式等。
他指,若不進行上述改革,經常帳盈余非常可能會再度上升,雖不會升至之前的水平,但將較現水平為高。
另外,IMF指,外圍而言,中國面臨的最大風險來自正在蔓延的歐洲危機,另預計中國經濟增長可達溫和的8%,高于內地7.5%的目標,并符合市場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