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人行、歐洲央行及英國央行均宣布放松貨幣政策
* 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否認是協同行動
* 德拉吉稱情勢沒有2008年危機時嚴重
* 關注美聯儲月底的會議.
路透7月5日消息---中國人行、歐洲央行及英國央行周四在一個小時之內相繼宣布放寬貨幣政策,顯示其對全球經濟的警戒級別升高,盡管協同行動的說法被否認.
其中中國人行降息最讓人意外.人行將貸款基準利率降低31個基點至6%,是中國央行在近一個月時間內第二次降息.
歐洲央行有鑒於一連串的慘淡經濟數據,宣布將利率降至0.75%的紀錄低位.不過歐洲央行沒有采取更大膽的舉措,比如恢復購債計劃或者向銀行提供更多的長期流動性.
然而,路透調查顯示,歐洲央行在此番降息後,料將在未來數月采取更多行動來扶助經濟.
英國的0.5%利率已經是在記錄低位.英國央行啟動第三輪貨幣刺激措施,宣布其將重新開動印鈔機并購買500億英鎊資產,以幫助經濟擺脫衰退.
"他們的行動之快讓人意外.這顯示決策者對全球經濟的擔憂有增無減,"Capital Economics分析師Mark Williams在談到中國人行的行動時說.
下周中國將公布多項經濟數據,包括第二季國內生產總值(GDP),Williams認為中國當局或許已經知道該數據不佳.但他們也可能是想促使人們認為,此次降息是配合全球行動.
Williams稱:"決策者或許覺得與歐洲央行同一天降息,會產生更大的效果,讓人們認為這是聯合應對全球經濟放緩之舉.不過話說回來,這或許只會彰顯出經濟下滑風險的嚴重程度."
**"沒有聯合行動"**
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否認有雷曼兄弟倒臺之後那樣的全球央行聯合行動.
"至于聯合行動,沒有,一點也沒有...這種行動超越了對經濟周期、經濟狀況和全球需求方面的正常意見交流范疇."他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當被問到目前形勢是否與2008年底一樣糟糕時,德拉吉回答稱:"肯定不是."
此次行動後,美國聯邦儲備理事會(美聯儲,FED)在7月31日-8月1日會議上將采取何種舉措將受到更多的關注.日本央行也將於下周舉行會議.
美聯儲上月未推出新一輪債券購買措施,但美聯儲主席貝南克表示,存在"采取更多行動的很大余地".路透調查的華爾街債券交易商認為,聯儲實施新一輪債券購買計畫的機率達50%.
周四美國公布了一些令人鼓舞的就業市場數據,令外界預期美聯儲可能推出第三輪債券購買計劃,即第三輪量化寬松(QE3).
但更多注意力將放在周五出爐的非農就業報告上面,該報告料將顯示6月就業增長加快,但增幅仍保持溫和,預計為9萬個.
"若再出現幾個更加糟糕的就業報告,則(美聯儲)將推出更多刺激措施.今天的報告預示,他們或許會按兵不動,而是希望在作出決定前觀察更多數據的表現,"LPL Financial分析師暨投資策略師John Canally說.
亞洲、歐洲和美國最近幾周的經濟數據顯示,全球經濟正在失去動能.
歐洲央行利率和通脹圖表
中國貨幣政策、國內生產總值(GDP)、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利率和通脹率圖表
**這些舉措是否會奏效?**
在利率已處於歷史性低位的情況下,主要央行全都面臨效力遞減的局面.
在英國央行周四采取進一步貨幣刺激措施前,其已購買3,250億英鎊公債.該央行憑借此舉已成功壓低借款成本至歷史低位,但英國經濟仍滑向衰退.
"英國央行對於量化寬松手段的效力過於樂觀了."野村分析師Philip Rush表示.
"這次擴大規模當然不只具有象征意義,但對於經濟增長和通脹前景的影響也沒有那麼重大."
路透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47位受訪分析師中有27人認為,英國央行將在量化寬松總規模達到其宣布的3,750億英鎊時就收手.少數分析師稱,該央行還將繼續擴大該政策規模,有幾名分析師預計可能達到5,000億英鎊.
歐元區的情況也不太好."我們現在看到整個歐元區經濟基本上都在趨弱,包括過去一直表現強健的國家."德拉吉指出.
決策者可能認為,如果他們不采取行動,情況將變得更糟.不過在多數貨幣政策工具已經動用的情況下,還需要政府行動加以配合,來改善全球經濟.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已敦促美國迅速消除圍繞其財政政策的不確定性.如果國會不采取行動,美國明年初的財政政策將驟然收緊.
上周歐盟峰會上宣布的舉措令歐債危機暫時平靜下來,各國領導人承諾將幫助降低政府借貸成本.但經濟學家認為,這并未解決根本問題.
歐洲央行繼續將解決債務危機的責任推到歐元區各國政府身上,周四甚至沒有提到"非標準"措施,諸如購買西班牙和意大利公債來降低兩國居高不下的借款成本.
另外,丹麥央行降息25個基點,首次將一項二級利率下調至負值,這是一項歷史性的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