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30日招標續發行了2012年第三期記賬式附息國債。發行結果顯示,前期利率產品收益率的急速回落,大幅沖擊了主流機構對于本期5年期續發固息國債的認購熱情。低至1.18倍的認購倍數,以及2.7529%的發行參考收益率,均顯著超出此前市場預期。有市場人士指出,本期國債的發行結果表明,本輪債市的飛速上漲,打壓了配置型機構對當前部分期限利率產品收益率的認可程度。而另一方面,部分機構對于后期繼續做多債市的信心,也出現一定松動。
市場認購熱情不足
刊登在中債網上的發行結果顯示,30日上午續發行的300億元5年期國債,經投標確認的中標價格為102.6121元,對應收益率2.7529%,大大高出此前多家機構給出的預測均值。交易員表示,本期債券認購倍數僅達到1.18倍。
此前,包括中金公司、鄞州銀行等多家機構為本期續發國債給出的加權中標利率預測區間集中在2.60%至2.68%附近,實際2.7529%的中標利率令投資者有些大跌眼鏡。從中標利率和市場認購倍數來看,主流機構對于本期5年期續發國債普遍給出了冷淡“待遇”。
來自一線交易員的數據顯示,本期5年期續發國債招標結束后,二級市場5年期國債收益率水平自29日的2.67%附近大幅上揚至2.83%左右,與7年期國債之間的利差大幅收窄。
對于此次5年期續發國債的發行結果,國泰君安分析師胡達表示,目前二級市場7年期國債收益率在3.17%左右,而本期5年期國債發行前的二級市場同期限國債收益率在2.67%附近,與7年期國債之間的利差較大且實際成交較少,因此此次一級市場的發行情況相當于回歸正常價值——在經過前期利率產品的快速上漲之后投資者重新對5年期國債收益率進行定位。該市場人士同時指出,本期續發國債發行之前,主流機構對于5年期國債原來的利率定位就感到價值不大、參與熱情不高,因此最終1.18倍的認購倍數和大幅高出市場預期的中標利率,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理解。
機構分歧有所顯現
對于未來債券市場的走向,胡達認為,目前債市仍然處于大牛市的環境之中,雖然本輪市場上漲的三大因素:降息預期、外圍環境動蕩、保增長等對市場的推動已基本被消化,但債市外部利好的大環境仍將會持續。盡管利率產品收益率短期內將難有下降空間,但中長期仍有震蕩下行空間,就投資機會而言,中低評級的信用債收益率未來仍然有明顯的下行空間。
雖然近期債券市場剛剛經歷過一波氣勢鼎盛的上漲,但當前主流機構對于后期債市的預判上,市場仍然顯現出一定分歧。中金公司等機構認為,后期市場配置型需求增強和降息預期,將會有效對沖經濟政策刺激給市場帶來的風險。中金表示,未來配置型機構對中長期債券的認購需求增強,開始替代交易型機構成為推動收益率下行的主力;而中長期收益率也會先于短期利率提前反映未來降息的幅度。對于交易型投資者而言,任何收益率短期回升的時機都是買入的機會,收益率曲線將從陡峭化下移再次進入平坦化下移階段。
不過,近期持續對債市上漲持較謹慎態度的浦發銀行等機構,則繼續強調,在經過前期迅猛的上漲之后,債市的風險已經開始顯現。浦發銀行在本周最新發布的債市策略報告中指出,目前的收益率曲線表明,市場已經透支了兩次降息預期。而從2009年的歷史經驗來看,第一次降息對市場收益率下行的推動力最大,當降息兩次以后,即使再大幅降息,對收益率曲線的下行推動力也比前兩次降息大為減弱。考慮到目前市場過度透支降息預期,在降息沒有真正實現之前,仍應保持謹慎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