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歐洲汽車制造商正在期待得到援助。據汽車新聞網報道,歐洲汽車制造商高管們近日召開會議商討如何解決其龐大的產能過剩問題,并提出了減少產能、關閉工廠的計劃。
在近日召開的歐洲汽車工業協會(ACEA)董事會上,大眾、戴姆勒、寶馬、標致/雪鐵龍、雷諾、菲亞特和歐寶的老板都認為是決定工廠關閉的時候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表示:“他們恐懼的是一個全面的價格戰,負面影響將是可怕的。”
嚴酷的事實是,4年多的市場需求減少和利潤下降后,歐洲的汽車制造商還沒有進行重組或合并。許多工廠正在以部分產能運行。分析師估計,汽車制造商已經從他們 的生產線削減了約300萬輛汽車,或20%的產量,仍然很難出售他們的汽車。歐洲汽車工業協會主席馬爾喬內在會議上呼吁政治保護,要求其成員關閉工廠。這 位菲亞特和克萊斯勒汽車公司的老板告訴他們:“關閉工廠使公司節約成本,剩下的事情就是盈利了。”
據了解,歐洲各大汽車制造商在2009年通過尋求政府的幫助,從最初的經濟衰退中幸存下來。德國、法國、英國和其他國家提供了約300億歐元資金激勵公司和 購車者支持汽車行業,這是1200萬戶家庭賴以生存的行業。但此舉沒有促使公司進行重組或合并。應對金融危機的政府并不希望看到更多的失業率。在法國,政 府對那些沒有關閉任何工廠的汽車制造商給予了資金獎勵。相比之下,美國汽車制造商被迫大修業務,作為其龐大的810億美元救助計劃的回報,克萊斯勒和通用 汽車通過破產重組得到了支持。所以美國的汽車工業已經強勁反彈,而歐洲的汽車制造商還停滯不前。
瑞銀(UBS)根據市場研究公司IHS的數據預計,寶馬和大眾汽車正在運行的工廠的產能為90%以上,而雷諾的產能為76%,通用汽車和PSA為75%。福特為70%,菲亞特為65%。這些產能僅能達到不賺不賠,其中一些還遭受損失。因此,很多業內人士表示,解決辦法是在歐盟、俄羅斯和土耳其關閉187家工廠。
問題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同意。在歐洲汽車工業協會會議上,馬爾喬內的說法遭到了3家德國汽車制造商的反對,因為其品牌仍然比較暢銷。歐洲最大汽車制造商大眾 的工廠幾乎滿負荷運行。大眾CEO文德恩認為,制造商應該投資到歐洲以外,并提高他們的技術和燃油效率。從長遠來看,這可能是真的。但大家也知道,大眾汽 車不得不打折出售。例如,西雅特Ibiza車型標價10990歐元,卻以27%的折扣價出售。
歐洲汽車制造商正在期待得到援助。歐盟委員會負責工業事務的專員安東尼奧·塔亞尼和馬爾喬內將在6月6日為陷入困境的汽車行業推出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