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海南省農業(yè)廳在儋州市和慶農場舉行了2006年享受補貼政策種植膠園開割啟動儀式。從2006年實施“中央財政天然橡膠良種補貼項目”以來,海南省地方民營橡膠良種補貼面積54.63萬畝,據(jù)農業(yè)部門測算,這些橡膠全部開割投產后,按每畝80公斤、每噸干膠3萬元計算,每年可給農民增加現(xiàn)金收入近40億元。
儋州市和慶農場的職工陳應柏就是嘗到種植良種橡膠的農戶之一。自2006年開始陸續(xù)種下1300多株橡膠,今年已開割500多株。“今年是第一年開割,每天一株橡膠的收入是8毛左右,我開割的膠樹一天的收入大約是400元。”陳應柏說,橡膠是他們一家主要的經濟來源。“用錢靠橡膠,生活靠橡膠,孩子讀書靠橡膠。”
和陳應柏一樣,和慶農場的每家每戶幾乎都種植了橡膠,而且種植面積還不小。“農場職工每個家庭種植的橡膠基本都在800株以上。”陳應柏說。
海南省農業(yè)廳南亞辦主任蒙緒儒介紹,海南省從2006年實施“中央財政天然橡膠良種補貼項目”以來,海南省地方民營橡膠良種補貼面積54.63萬畝,補貼資金5408.37萬元,有23184戶農民、地方農場、企業(yè),共30多萬人享受了這項惠民政策。
6年間,這項惠民政策帶動農民新增種植橡膠面積176萬多畝,年均新增29萬多畝。按照1畝橡膠從種植到收獲需要投資3000元,則帶動民營橡膠新增投資額近50多億元,這些橡膠全部開割投產后,按每畝80公斤、每噸干膠3萬元計算,每年可給農民增加現(xiàn)金收入近40億元。
用蒙緒儒的話來說,天然橡膠良種補貼項目投入少,效益大,帶動面廣,為農民種下長期受益的綠色銀行,收益期達30年以上,是一代人的產業(yè)。
據(jù)介紹,2006年實施橡膠良種補貼項目之前,地方民營沒有一個連片面積50畝以上的種苗基地,2012年經認證的民營橡膠苗木基地達到11個,育苗土地總面積達到4042畝,400畝以上的基地就有5個,每年繁殖良種橡膠苗800萬株以上,基本滿足農民種植橡膠的苗木需求。
今年,中央財政繼實施天然橡膠良種補貼項目,安排給海南省補貼資金,幫農、惠農、富農,推動天然橡膠產業(yè)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