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對需求放緩的擔憂,目前多數投資者對大宗商品市場采取觀望態度。根據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發布的數據,最近一周,美國大宗商品凈多倉創下今年以來最大降幅。與此同時,一些大行也頻頻唱空,有的甚至認為大宗商品的上漲蜜月期將很快宣告終結。
根據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的數據,截至4月10日的一周,美國18種大宗商品期貨和期權合約凈多倉下降9.3%至101萬份合約,創去年12月20日以來的最大降幅。其中,銅的做多倉位驟降84%,創去年11月以來的最大降幅。
追蹤24種原材料表現的標普高盛現貨商品指數上周下跌1%,天然氣、糖和銅領跌。一些在一季度表現較為搶眼的商品如今也面臨調整。
布倫特原油價格曾在3月1日攀升至2008年以來的高位每桶128.40美元,當時市場擔憂對伊朗石油出口實施制裁帶來的沖擊,如今布倫特原油價格徘徊在每桶120美元附近。
國際能源署上周四表示,石油市場已經打破了為期兩年的供給緊縮周期,因為需求增長疲弱,且產油大國沙特阿拉伯增加產出。該機構指出,油價可能進一步下滑。“2012年首季基本面狀況有所改善,油價近期因此回吐了3月的多數漲幅。”國際能源署稱。
受美元走強影響,黃金的日子也不好過。上周五湯森路透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紐約黃金期貨價格在今年和2013年仍將保持升勢,但隨著經濟企穩,對金價達到每盎司2000美元的預期正在迅速消退。此前,國際黃金價格已連續10年保持上漲,去年9月更是升破每盎司1920美元,當時歐債危機正擴大至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國。
澳大利亞國民銀行分析師預計,今年紐約黃金期貨價格平均僅為每盎司1550美元。該行分析師亞歷山德拉·奈特指出,“我們預計金價將從當前水平走軟,隨著美國經濟積聚動能且美元升值,市場對黃金的需求轉移至依托于貨幣的投資和證券。鑒于大部分黃金投資在美國,美元升值對金價的影響尤為明顯。”
根據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上周五公布的數據,最近一周外匯市場增持美元多頭倉位至2010年6月以來新高。截至4月10日的當周,美元凈多頭倉位從之前一周的177.95億美元升至231.99億美元。
對于大宗商品的前景,花旗集團認為,大宗商品價格普遍上漲的“超級周期”可能即將終結。花旗稱,北美天然氣投資周期已經結束,因而帶來了“供應的爆炸性增長和價格的下跌”,整個基礎金屬領域也正呈現出類似的周期性投資趨勢。
無獨有偶,瑞銀在上周發布的一份報告中指出,大宗商品價格本季度將走低,因為各國央行暫緩擴大刺激措施。“在二季度沒有更大力度的資金投放情況下,我們預計大宗商品價格將逐步走低,”瑞銀表示,原油、銅、鎳和棉花價格可能走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0日也表示,未來幾個月大宗商品出口國可能面臨價格下降的風險。
上月末,高盛集團將大宗商品價格的3個月前景從“增持”下調至“中性”,稱經過近期上漲后大多數原材料價格已經達到目標位。此外,高盛預計今年二季度全球經濟增長可能放慢。
Mariner財務顧問公司協助管理130億美元的首席投資官比爾·格雷納指出,“全球多數對大宗商品需求旺盛的經濟體增長步伐都有所放慢,我們預計全球增長率將略低于大家的預期。”